八路军在鲁中山区“反铁壁反扫荡”档案公布“无声的战斗”粉碎日伪军“铁壁合围”
在反“扫荡”中,部队冒着风雪转战于博山地区(山东省档案馆供图)
□本报记者 赵樱宁
1941年11月至年底,八路军在鲁中山区粉碎了日伪军的“铁壁合围”,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困难情况下取得了最终胜利。电影《红嫂》原型明德英拥军的感人故事,就是发生在这场激战中。
形势危急
面对“扫荡”兵力悬殊
11月2日,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调动5万余日伪军,向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等领导机关所在的鲁中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以“铁壁合围”等作战手段,一举歼灭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
5日,日伪军从临沂、费县、蒙阴、沂水、莒县等地,出动2万余兵力,以所谓“全面包围滚推式”的“铁壁合围”战法,在7架飞机、10辆坦克、数十门大炮配合下,分11路向青驼寺、孙祖、留田地区合围,企图一举消灭刚刚转移至留田一带的中共山东党政军首脑机关。同时,日伪军还在沂河沿岸的河阳、葛沟一带预伏重兵,布成口袋阵,准备在一一五师和山东分局领导机关向滨海地区转移时予以歼灭。当时,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一一五师领导机关及直属单位近5000人,战斗部队仅一一五师特务营和山东分局警卫连。
留田突围
敌进我进一把钢刀插入敌后
在日伪军合围圈迅速缩小、步步逼近的危急情况下,罗荣桓、朱瑞、陈光、萧华和陈士榘等,于当日16时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情报和突围方向。罗荣桓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认为,日军兵力正向留田中心区合围,后方必然空虚。据此,他果断提出:先向日军大本营方向突围,跳出合围圈后转而进入便于机动的蒙山和鲁南结合部。
黄昏后,日伪军在留田周围燃起堆堆篝火,以待天亮发起总攻。中共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领导机关趁机组织突围。罗荣桓根据情报选择突围道路,亲自率作战科、侦察科的几名干部和师特务营一个连为先导,从日伪军包围的缝隙中腾挪闪避,迂回穿插,接连越过三道封锁线,于6日拂晓,没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安全顺利地跳出了合围圈。随后,部队经高里再折而向西,到达距临沂城约25公里的埠山庄。当晚,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和一一五师师部等,经诸满安全转移至黄埠前地区。
与此同时,日军一千余人于5日围攻蒙阴县龙须崮根据地。坚守龙须崮的山东纵队第四旅大崮独立团二营,居高临下,连续击退日军10余次进攻。日军又实施分割包围,大崮独立团顽强抗击,在水断粮绝的情况下,于7日夜炸毁山上的兵工厂和仓库,胜利掩护地方党政机关200余人突围。
留田突围为后来我军采取“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奠定了基础。当时,随军突围的德国共产党员、记者汉斯·希伯,以《无声的战斗》为题,撰文称赞这次突围的神奇。
共渡难关
“红嫂”明德英情暖军心
11月12日起,日军大“扫荡”进入“清剿”阶段。在反“清剿”斗争中,根据地的基层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游击小组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展开袭扰日军据点、破袭公路和反伪化、反捉丁、反抢掠、反搬住日占区等斗争。有的实行搬空、藏空、躲空“三空”策略应对日军“三光”政策。沂南县芦山后、艾山后等5个村庄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分散掩护了1300余名八路军伤病员和地方干部。
该县横河村妇女明德英,机智勇敢地解救被日军追捕的一名身负重伤的八路军战士,并用自己的乳汁将其从昏迷中救醒,被誉为沂蒙“红嫂”。蒙山区鞋厂女工在日军“清剿”期间,带着鞋料,长期居住山洞,坚持军鞋生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和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山东八路军指战员的斗志。
12月初,在一一五师等部内外线密切配合打击下,日军被迫据守临时据点,“清剿”计划宣告破产。此后,山东纵队等部开始反击撤退之日伪军,恢复和扩大根据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开始调整部署,从中国战场抽兵南下。中共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部署兵力尾追、截击撤退之日伪军。至28日,先后收复蒋庄、诸满、大桥、马牧池、岸堤、河阳等地,历时50余天的反“扫荡”作战终告结束。(山东省档案馆武伟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闻推荐
“古人陶渊明桃花园里可耕田。 而今,在我们沂南检察院,随着‘卧龙源\’青年学会的成立,也让我们‘ 卧龙源’ 里可耕田。 ” 沂南县检察院公诉科青年干警闫敬礼这样说。&nbs...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