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再现2500年前“鲁班凳”

农村大众报 2020-12-29 14:59 大字

◥董夫成(右)展示木工作品。“瞧,这是用一整块木头经过锯、刨、磨、钻、凿、抠、抛光、上蜡等十多道复杂工序,打磨出42个眼和六个面,最终才制作成变化无穷的鲁班凳。”12月22日,在郯城县马头镇高册社区仇高册村工匠董夫成家里,我们见到了2500年前鲁班发明的手工艺品——鲁班凳。

据董夫成介绍,“鲁班凳”又叫“鲁班枕”,绰号“瞎掰”。目前,在中国,这样的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见了。鲁班凳能自由打开和闭合,各部分又不会完全分离,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内外结合、相互配合、完美无瑕的奇特家具,真正彰显出老祖宗的智慧。

董夫成今年54岁,有祖辈传下来的木匠手艺。为了不让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失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董夫成便开始制作“鲁班凳”,慢慢地成了当地“瞎掰”手艺的“能人”。他手持一块小叶紫檀木头,用上几样简单的木工工具,在木头上画上线,用锯、钻、凿、抠等手艺加工,转眼间就能打造出千变万化的“鲁班凳”。董夫成所用木料一般为小叶紫檀、红木、红花梨、缅花等高档木质。目前,生产的1至17代鲁班凳、鲁班锁等手工艺品,通过快手粉丝、微信好友的传播,深受关注。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高军

新闻推荐

郯城2万女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以来,郯城县县乡两级劳动保障职能部门紧盯企业用工需求,搞好就业农民对口技能培训,为在家门口就业女工搭建了优势平台。...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