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文化产业振兴路 琴声下的守候

山东商报 2019-05-22 10:01 大字

二胡博物馆里陈列着诸多二胡作品二胡博物馆里陈列着诸多二胡作品二胡的制作需要反复打磨二胡的制作需要反复打磨在临沂市郯城县庙山镇,有一个名叫“乐泉”的村庄,因祖辈传承的手艺得名,因产业化生产闻名。走在村头,二胡的咿呀声与一下下有节奏的制琴声交织传入耳畔,这是村里人早就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

从十几岁时家传学会制作二胡至今,50多年来高振保与琴声为伴,将自家的“乐泉”品牌带动为全村文化产业招牌。琴声悠悠,奏响的不只是音乐,更是一个村庄近百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记者许倩实习生刘若溪

祖辈逃荒学艺,“二胡村”雏形渐起

每天一大早,悠悠的琴声就在乐泉村的上方响起。确如“乐泉”二字,这个100多户人家的村子有超过一半的家庭都从事二胡制作,对于高振保而言,这是全村老少都参与的家业。

自己拉琴,妻子在一旁聆听,儿孙围坐在一起做琴,这是高振保家的日常生活。年近古稀的高振保是村里的二胡代言人。二胡从“一家的技艺”发展为“全村的工艺”,从一个作坊发展为全镇的特色产业,来自于高振保家传手艺的带动。

说起来,乐泉村的制琴手艺传承自高振保的爷爷和父亲。上世纪三十年代,高振保的父亲和爷爷逃荒要饭流落至南京、苏州一代。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偶然发现当地的二胡很畅销,也打开了谋生的新路子。“他们先是贩卖二胡挣钱,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拜那时的乐器制作大师周静梅为师,开始学做二胡等拉弦乐器。”高振保告诉记者,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父亲回到郯城老家之后,就办起了高氏乐器坊。因师从名师、制作的乐器品质高,高氏乐器坊一度名声在外。

到了1956年,高氏乐器坊并入当地集体创办的乐器厂,高振保父亲的手艺逐渐传给了厂里的师傅们。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到了十几岁的时候,高振保也被父亲带进厂里学做乐器。就这样过了近30年,乐器厂解散,高家代代相传的二胡制作技艺随着生产技师的返乡被带回到庙山镇各地。也就是这个时候,镇上陆续有十几个村子发展起二胡生产作坊,而这其中以高振保所在的乐泉村最为集中。到了1993年,高振保继承父业在村里成立了乐器厂,专门制作二胡。与此同时,村里的十几家二胡生产作坊也慢慢成长了起来。

中断学业回家,家传手艺遍地开花

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乐泉村的二胡名声也越来越响,订单越来越多让年事已高的高振保有些力不从心。后来,高振保只负责检验成品质量,儿子和儿媳也接力成为了乐泉二胡的制作主力。“现在我的三个儿子及儿媳都在做二胡,有新的创意产生或有客户定制时我就帮着看一看,做一下。”

几年前,高振保的孙子高祥在念大学的过程中突然提出要退学回家一起制作二胡,这让高振保有些不知所措。一边是家传了四代的老手艺,一边是孙子的前途,劝说了好久仍是没有拗过坚定的孙子。“本来想着他喜欢的话可以上完大学再学着做,但是他坚持的话我们也就支持了。”就这样,高家的二胡班子又加入了一名新成员,手艺也传承了五代。

和高祥一样,同为高振保本家晚辈的高涛也是中断了学业回家做起了二胡。2010年,原本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的高涛放弃了高考选择回家做二胡。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却得到了高涛父母的支持。做了几十年的二胡,高家人看到了二胡的市场前景。曾跟着父亲和爷爷到外地参加展会的高涛,在对比中了解到乐泉二胡的潜力,决心继续开辟这条道路。

有过学校学习的经验和年轻敢闯敢作的勇气,高涛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到只是单纯销售给老客户并不能支撑长久的发展。老一辈人将资源放在以往的交流中,完全靠跑展会拉客源,在他看来面对的群体有限,积累人脉很慢,不如网店的多面开拓高效。

前几年,正值网络给电商发展提供平台的时期,高涛也将自家二胡上线,开网店进行销售。摸索了一年多的电商门路,根据网络客户的需求,高涛又在网店上增加了配件销售、乐器维修等服务。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的网店盈利就达到了五六万元。

与开拓二胡销路相伴,高家的二胡种类也在不断拓展。从大件、小件二胡到小阮等不同品种的乐器,如今的高家将生产的乐器种类扩大到了十几种,几乎都是民族乐器。

电商品牌形成,博物馆产业园落地

如今走进乐泉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南侧的文化广场,广场上立有一座二胡式样的雕塑,展示村子里的特色工艺。而在雕塑北侧的大楼里,设有二胡博物馆、展览室、工作室和演艺大厅。如今的乐泉村已发展出以二胡为特色的文化产业。

高振保告诉记者,二胡博物馆于2017年由政府筹资建设,意在打造二胡文化旅游产业园。2017年,庙山镇依托乐泉村作为“全市30个旅游特色村”、二胡制作专业村的平台,弘扬民乐文化,打造古韵二胡小镇。二胡博物馆里陈列着高振保创作的各式各样的二胡作品,由大到小分类摆放。在展览室内部,专门设有一间工作室,供高振保创作和演奏。“以前都是在自己家里的作坊里制作,现在工作室成立了,平时也会到这边来演奏。”

工作室有了,品牌有了,怎样把品牌做大做响成为了萦绕在高振保心头的难题。经村书记建议,高振保和村民们针对二胡的尺寸进行了创新。为了将二胡消费群体由乐师、票友扩大到普通游客,村里开发出了比正常尺寸小、适合收藏展示的袖珍二胡,作为旅游纪念品、玩具推向市场。

成立二胡制作工艺协会,组织制作户参加各地展销会,邀请国内二胡演奏名家到庙山“试琴”,为二胡制作工艺申报非遗项目,举办乐泉二胡文化节、二胡制作大赛以及在全镇中小学开设二胡演奏专业课……近年来,村里不断加大对二胡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二胡产业从一家的手艺发展为全村的工艺,从一个个家庭作坊发展为全镇的特色产业。此外,基于目前电商平台的发展前景,村里还设立了电商孵化器,对村里的年轻人进行网络销售的培训,以拓展市场,同时在销售之外完善售后服务。

目前,村南侧的空地上二胡文化产业园的雏形也慢慢勾勒了出来。“还在建设中,用不了多久就能建成了。”看着自己做了50多年的手艺发展成为全村的工艺并越做越大,高振保乐在心头,也有了新的期待。

新闻推荐

凤凰涅槃柳变金 郯城县李庄镇柳编业破解瓶颈走出新路子

□临报融媒记者周宝云孙云通讯员高元宋庆峰美国客商与临沂乾源工艺品有限公司签订了200万美元的订单;荷兰客商与李庄全发...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