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艰苦磨砺 宝贵财富
[摘要]永远的青春 永远的知青——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特别报道
50多年前,豆蔻年华的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他们深深地眷恋着生活战斗过的第二故乡,怀念着那如同亲人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半个世纪后,再来重温那段经历,思绪万千。
1自立自强艰难生活压不垮
72岁的王正太,1964年9月下乡到平度门村公社荆家寨大队,曾干过砖瓦厂工人、生产队会计、磷矿电工等,知青经历使他不断学习成长。 “9月28日,我作为四方区第一批下乡对象与109名知青一起,在喜庆的锣鼓声和亲人的嘱托中,分乘三辆敞篷卡车,来到平度县安家落户。”王正太回忆道,他们组30人,被分配到了门村公社荆家寨大队。刚下乡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看地瓜种”。冬季来临,天也开始冷起来,他每天24小时观察温湿度,随时调整炉火,晚上也不能睡个囫囵觉。“这不但是老乡对我们的信任,更是知青组的一份责任。 ”王正太说。冬去春来,最终一簇簇的地瓜秧苗破土而出,社员们满脸笑容,齐口称赞。
由于表现突出,王正太被调到技术队专门培育良种。知青生涯中,最难忘的还数修胶莱河。那时候,清理河道淤泥主要靠人工,每天天不亮就上工,晚上摸着黑回来,收工时更是累得拖不动腿。“午饭,除了菜我一次能吃6个大馒头,喝完水的碗底都有一层细沙。 ”生活的艰辛让王正太记忆犹新。后来,他被安排到平度县荆家寨磷矿厂,又自学了电工,最终学有所成,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80年知青返城,王正太离开了奋斗17年的平度。 “17年的农村历练,任何困难我都能面对。 ”王正太总结道。
2最欣慰的事是在农村救落水少年
据71岁的王坚介绍,1964年夏他从青岛30中初中毕业,同年10月12日就到乳山县夏村公社井子大队下乡,那些年他和老乡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回村探望老乡,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他救人的故事。
王坚第一次救人是在1966年8月的一天,中午收工扛着锄头往村里走,听到有人喊:“救命啊!”声音是从水库那边传来的。他撒腿就往水库方向跑。跑近一看:一个男孩在水里挣扎,一只手伸出水面,情形危急,他扔掉锄头,来不及脱衣服,一个猛子扎下去将男孩救起。事后,孩子家长特来感谢他。第二次救人,同样发生在当月。那天他和老乡从抗洪现场回村时,忽然听到远远地有人喊:“不好了!有人被水冲到西大河去了! ”他二话没说跳进激流,拼尽力气,将落水者救上岸。
第三次,两个女孩不慎踏破冰面掉进河里,王坚不顾严寒救上一名女孩。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海军,受其影响练就了刚毅、勇敢的性格。”当年救起的那些孩子,早已成家生子,现在他们也都当了爷爷奶奶,子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3乡亲们是我永远感激和牵挂的人
1970年8月8日,20岁的知青冯连华一路风尘到达800里外的郯城。在农村她难以忘怀的是乡亲们对她的深切关怀,感激的是乡亲们纯朴善良的品质,她永远怀念郯城县徐大墙大队,永远牵挂那里的亲人。
“下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使我对农村、农民有了新的认识,备尝了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和粒粒皆辛苦的滋味。 ”冯连华介绍,在没有工业的地域,农民收入很低,但他们却第一时间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 “在交公粮上,他们表现得慷慨无私,可当时我这个新农民却觉得心里不舒服,这就是我与农民的差距。从那以后我认定他们是我的老师。 ”冯连华说。
冯连华逐渐认识到,在农村,真正的农民应当什么都会。她在粮食加工厂干会计期间,努力做到日清月结公示收支账目,使加工厂扭亏为盈。她在很短时间内学会了操作粉碎机、克稻机、磨面机。还学会了接电,她尝到了酸甜苦辣。比如早晨空腹推磨,头晕得厉害直想吐;学着烙煎饼;学着用腿搓麻绳疼得咬牙。经过社员师傅们的耐心教导和示范,才逐渐适应。“特别是学养猪,这事让我们感到骄傲,我们喂的猪将近七百斤重,临沂地区的其他知青组还到我们这里参观过。”冯连华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 张磊
新闻推荐
23人团伙电信网络诈骗案公开开庭审理 作案88起骗取145万
本报12月5日讯(记者张慧通讯员徐西江)12月5日,郯城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马某等23人团伙电信网络诈骗案,该案涉案金额145...
郯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