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郯城: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临沂日报 2017-12-20 10:51 大字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高元

12月11日,室外温度-4℃,郯城县庙山镇二胡文化产业园内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园区9个二胡生产专业村从业人员达1200多人、电商180多家,每年生产、销售各类二胡近20万把,占全国二胡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年产值1亿多元。这是郯城县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郯城县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投入与体制改革“两推进”,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围绕扩大总量和提升质量“两主线”,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和转型发展。全县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逐步提高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2015年度,全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5.61亿元,居全市第3名,较2014年提升6个名次;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58%,跃居全市第1名,较2014年提升9个名次。2016年和2017年,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分别实现增加值16.54亿元和21.56亿元,增加值占比均居全市第1名。

郯城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经济发展,百姓安康。发展文化产业,郯城有基础、有条件。一方面,坚持筑巢引凤,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陆续实施了文体中心、文化中心、沭河滨河公园、白马河湿地公园、郯子公园、古城墙遗址公园、银杏会展中心、银杏博物馆、郯马民俗馆、中国结博物馆、郯城大剧院和县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一大批文化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总额超过 13亿元,在提升全县整体文化品位的同时,也为相关文化企业的入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总投资45亿元的郯国古城、总投资10亿元的鲁地天沐(郯城)银杏温泉度假村、投资4.14亿元的艾肯·美栗世界、总投资6.2亿元的马陵山望海楼旅游景区、投资6000万元的鲁冰花园等一大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遍地开花、扎实推进。另一方面,坚持骨干带动,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档次。狠抓骨干文化企业的扶持和培育,以政策扶持为抓手,推动文化、金融对接,并利用省、市、县文化扶持资金进行重点扶持,促其二次创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先后为骨干文化产业企业申请省、市、县专项扶持资金1100余万元,为26家文化企业授信4.3亿元,助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总投资5.4亿元的山东彬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研发各类实木和塑胶框条、国画、油画、传统齐鲁文化民间中堂画等系列产品3000多种。其相框产品在国内同行市场居于龙头地位,占国内市场份额70%以上,占全球同行业市场的60%,拥有外观专利11项。2016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4亿元、税收2000万元。预计2017年总收入将突破2亿元,可上缴税金2200万元,出口创汇350万美元。

同时,郯城县还注重搭建文化企业对接、创新、交流平台。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山东省文博会、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以及临沂书圣节等文化节会,扩大了郯城文化产品的影响力。连续举办了4届银杏节、5届银杏产品交易会、4届中国结编织大赛、3届二胡制作大赛、中华民族大赛马、中国农民艺术节以及青岛·郯城周活动,为全县文化企业展示、交流、合作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大力推进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围绕以手工艺为主的草柳编、中国结、民族乐器三个行业,大力推广网络销售,逐步形成了以庙山镇薛庄村、马头镇韩庄村、红花镇大院子北村为代表的网店销售专业村。先后引进九间棚集团、临沂汇联网、临沂创安、郯城新世纪等6家电子商务公司落户,建成了采莲湖、汇联网、居无忧 3家电商服务平台。采莲湖电子商务构建文化产品分销平台,服务文化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已有200多家企业和个人入驻;居无忧商城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站,深耕细作该县文化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文化产品线上经营店铺1200余家,预计2017年全县文化产品线上交易额将达到6.2亿元。

郯城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晓诲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步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政策上的有力扶持,以打造品牌、提升品质和加强设计为重点,推动民族乐器、草柳编、中国结、木镟玩具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夜深人静时数千吨肉菜忙着上市夜探合肥人的“菜篮子”——周谷堆市场

夜探合肥人的“菜篮子”周谷堆市场

郯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郯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