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入新常态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梁宪城
近年来,郯城县以“四化”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婚丧嫁娶文明新风,逐渐形成了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逐步推进全县移风易俗工作进入新常态,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抓宣传 倡树新风尚
广大干部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认识到不到位、理解透不透彻、赞成诚不诚心、支持有无力度,是搞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郯城县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利用新农村文化大舞台和农村广播、发放宣传单页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县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得明白”;利用各村的文化广场,县移风易俗宣讲团、村文艺宣传队,通过文艺演出等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记得牢固”;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利用道德讲堂,对村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将移风易俗作为必讲内容,让党员干部“带得好头”。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抓基础 基建赢民心
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得民心、顺不顺利,公益化的倾向是着力点。近年来,郯城县不断加快城乡公益性公墓、治丧场所等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目前,郯城街道东庄社区已建公墓50亩,计划建穴1万个,已建成3200个,并投入使用。八庙社区已建公墓35亩,计划建穴7000个,已建成700个,并已投入使用。郯城街道西关三建成50亩,计划建穴1万个,已建成3000个,已投入使用;马头镇玉带社区已建公墓100亩,计划建穴位2万个,已建成4000个;红花孙塘社区、泉源乡毛家社区公益性墓正在规划建设中。全县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城乡居民的骨灰安放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公益性惠民殡葬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抓制度 新规破旧俗
千年风俗一朝改,转变思想是关键。为推进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全县共成立了616个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事操作细则》,完善了《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红白理事会工作人员带头做、靠上去做思想工作,让大操大办的户没人办事、没有地方办事,引导群众从犹豫观望向自觉办理转变。郯城街道东庄社区、八庙社区、西关三社区,李庄一村,马头玉带社区等红白理事会取代了过去旧俗“大总”的行为,烧掉了抬棺木、行路祭的工具,取消了请风水先生、买棺木、扎纸人、请吹鼓手等迷信行为,自觉按照《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理事会操作细则》办理。
抓监管 联手正市场
县政府改变以往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管理无序的状况,专门召开全县整顿殡葬市场会,整合各方的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了包括民政、公安、土地、工商、城管、文化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组,工作组从三个重点把握出发,对全县的殡葬市场来一场强力、有效、规范的整顿。第一个重点是摸底调查。各乡镇由社区督促各村,对各村辖区内的丧葬用品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结合县里的有关要求制定清理整顿计划,及时上报县政府,为日后全面开展清理整顿活动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重点是严格执法。坚决抵制人情风、关系网,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做到报必查、查必果。对部分重点户、难缠户,各社区、村派驻专人盯防、一抓到底,使清理清查工作不留死角。第三个重点是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移风易俗工作督导组对全县丧葬用品市场清理清查工作进行大规模的督查活动,对全县范围内的丧葬用品市场业户逐一进行了检查。此次活动中,全县清理整顿花圈店 30余家,停业整顿16家;清理石材加工点 6处、冷冻棺出租店 13家、乐队30余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爱娜通讯员章超)郯城县在环境监管中,坚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监管整治到位、执法服务到位,确保取得实效。郯城县认真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