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 全市实现秸秆禁烧工作“零火点”
本报讯 (记者 徐洋)每年夏收时,全市小麦秸秆如何处理都会成为环保工作的一大难题。用传统方法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对土壤造成严重影响,并存在引发火灾的隐患。今年,临沂市通过疏堵结合,把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秸秆禁烧工作“零火点”的目标。
在兰陵县鲁信农机种植合作收储点,一座座由秸秆堆成的“小山”被遮雨布包裹着,这些秸秆压缩后可以制成生物燃料,通过集中收储,不仅解决了周边几个村的秸秆处理难题,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谓一举两得。鲁信农机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潘国峰介绍说:“我们合作社目前收储秸秆1万吨,相当于3万亩小麦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这样既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又使秸秆变废为宝,我们合作社也增加了收益。”
今年,兰陵县投入1400万元不断创新秸秆利用方法,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通过边收割边粉碎或打捆边灭茬,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秸秆收储中心的“3+1”制度,加强了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建设秸秆收储中心20处、秸秆收集点133处,全县的秸秆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目前,全县各收集中心收集点共收储秸秆5万吨。这部分秸秆主要用于造纸厂造纸、生物质燃料和牛羊饲料。”兰陵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奥告诉记者。
疏堵结合,在郯城县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全面防控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做到了每一亩田、每一块地都能监管到位,使禁烧工作真正做到“空间上不留空隙”。郯城县禁烧办主任王凤伟表示:“小麦收割期间,为了防止群众焚烧秸秆,我们成立了4个暗访组16个巡查组,深入各乡镇巡查暗访。同时,每个村又成立了指挥部,对辖区的农耕地进行24小时无盲区监管,保证了我县秸秆禁烧工作‘不见火光、不见黑斑\’。”
自夏收以来,临沂市先后出动巡查人员8万余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了全区域覆盖,同时对农耕地重点开展了秸秆切碎还田、秸秆机械打捆等技术应用,为群众提供作物收割——— 旋耕——— 灭茬———打捆——— 运输“一条龙”服务,消除了秸秆焚烧隐患。截至目前,全市建立秸秆收储点300余个,出动秸秆打捆机620余台,完成秸秆切碎还田300余万亩,秸秆机械打捆100余万亩,夏收期间实现秸秆禁烧工作“零火点”。市农广校书记怀德良表示:“临沂市夏季的秸秆禁烧与利用工作接近尾声。下一步,我们将及早谋划秋季秸秆禁烧与利用工作,争取全年秸秆禁烧工作不出现焚烧火点现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7日讯(记者柏建波)今天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尹长友带队赴郯城县,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现场督办。尹长友一行先后到临沂元兴混凝土有限公司、临沂宏都建陶有限公司等处进行现场督办。随...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