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名在外乡贤心系故土话转型

临沂日报 2016-02-29 20:05 大字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禚艳华 王进业

“根据目前的资源、情况看,我建议今后村里发展要当好‘三好\’学生,在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上下功夫,大力发展旅游业。我是搞果树研究的,如果需要,我可以为村里无偿提供1万棵优质树种。”2月20日,在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黄村党群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临沂市林业局经济林站站长黄彦鑫的发言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树高千尺不忘根,当天,近百名黄村籍在外工作人员和30多名本村党员齐聚一堂,诉离情、看变化、共商故土发展大计。

“别看我们工作在山南海北,但我们的根在黄村。”临沂大学教授黄立宇说,“村兴我荣、村衰我耻。每当看到家乡郯城的新变化,心里总会激动不已。黄村是咱家,发展靠大家,为了家乡的发展,我们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思路出思路、有项目出项目。”

“这次回家,发现今年咱村变化最大:新的服务中心、新的文化大院、新的发展规划,尤其是黄村村史馆,真的是让咱们留住了乡情记住了乡愁。一句话:家乡的发展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也备受鼓舞。”黄荣光的话道出了游子们的心声。

黄村紧挨沂河,是一个拥有近4000口人的大村。改革开放以来,黄村人大力发展地瓜淀粉加工,迅速成为鲁南苏北最大的粉条加工专业村。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时的场景,村民黄荣现兴奋不已:“金条银条都不如我们黄村的粉条。”

可是,一场官司给黄村人上了一堂重重的环保课。2000年,沂河下游骆马湖的水产养殖户状告黄村粉条加工排出的污水流到骆马湖,导致鱼苗大面积死亡,官司一直打到徐州中级人民法院。最后虽然证据不足,但引起了村“两委”的高度重视。“村里每个池塘都满满的,一年到头臭气熏天,再赚钱也不能干了。”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黄道俊说。

“不做粉条干什么?”短暂的彷徨之后,黄村人迅速瞄准了银杏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发展银杏产业,银杏种植面积一度占到村里耕地的90%以上。村里的一些能人纷纷走出家门,推销银杏苗木和银杏产品。“现在像我这样专业从事苗木销售的,我们村有1000多人,年发售各种规格银杏苗木200多万株。”苗木经营户黄克立说。村民黄夫习介绍,从2001年到现在,全村有300多户家庭购买了轿车,60%的家庭翻盖了2层以上的楼房,这都是银杏树的功劳。

“从2013年开始苗木市场就不行了。”苗木经营户黄夫民说,“银杏果、苗价格断崖式下跌,现在价格仅相当于高峰时期的1/10”。

“我们黄村的logo包含红黄蓝绿4种颜色,红色代表我们村的革命传统,黄色代表秋天成熟,蓝色代表天蓝水美,绿色就代表我们要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村党支部书记黄立峰说,“在外工作的黄村人视野开阔、心系家乡,我们在开春召开这个座谈会就是想集思广益、凝心聚力,探寻黄村发展的新思路。”

“现在搞生猪养殖和有机大棚蔬菜种植效益也非常可观。”在罗庄工作的黄克乐说,“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带大家去参观学习,保证技术支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还要念好银杏这本经。”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侯培峰说,“银杏树价格下行,我们可以发展旅游业让人来看银杏。去年县里在新村建起了银杏会展中心,召开了第三届中国(郯城)银杏节;今年投资1亿元建设的温泉度假村,国庆节就会试营业。咱们的旅游产业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黄村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完全可以搭上新村旅游顺风车,发展农家乐、采摘游等特色农家旅游项目,搞全域旅游,拉长游客线路,提升景区内涵。”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相信在大家拳拳赤子心的鼎力支持下,黄村的明天会更美好!”老党员黄夫周的话又一次引发了长时间的掌声。 

新闻推荐

国网郯城县供电公司“善小·彩虹爸妈”荣获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近日,笔者从共青团临沂市委处获悉,国网郯城县供电公司“善小·彩虹爸妈”项目荣获临沂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这是继荣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临沂市“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集体、郯城县...

郯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郯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