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村村有个“文化客厅”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王传海 杜娟娟
“村村都有一处文化广场。”这是今年郯城县《关于推进全县文化惠民工作实施方案》中的首要目标。该县将农村文化广场当作具有多重功能、好看又好用的“文化客厅”来建设,投入2700多万元资金建设农村文化广场。目前,全县共建成使用农村文化广场500多个。
满足农民需求
每逢周末,归昌乡刘塘村的文化广场就像逢集一样。“俺村的文化广场,已经不是我们自己自娱自乐的地方了,成了十里八乡的文化中心。”刘塘村村民李力新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远在十几里外的红花镇村民都来这来玩。
“小而精”是刘塘村文化广场的特点。广场内设百姓大舞台、乡村记忆馆、儿童乐园、沿塘垂钓等场所,满足了各年龄段人的需求。为了建好文化广场,郯城县对广场标识、命名、舞台大小等作了严格规定。
能跳广场舞、能演庄户戏、能健身……郯城县农村文化广场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今,村民们开始热衷于广场舞、健身操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村民们对文化广场的热情,说明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正当其时。这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就会进来,良好的家风村风也就难以形成。”在郯城县文化惠民工作推进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代长红说。
农村文化广场不仅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也成了村风民风的“净化器”。刘塘村负责人栗树清对此深有感触:“广场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大家聚到一起,许多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人际关系也变得融洽了!”
展示地方文化
郯城县的农村文化广场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其中地方文化是最显著的标签。
红花镇驻地的中国结文化广场上,“中国结”雕塑、“中国结”彩绘、“中国结”博物馆,处处体现着“中国结”元素;马头镇采莲湖文化广场,一棵耸立的荷花雕塑,讲述着乾隆皇帝与采莲湖的美丽传说;在杨集镇饮马庄文化广场,石雕骏马,让人不由得想探究“饮马庄”的典故……
农村文化广场成为展示郯城优秀地方文化的窗口,在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该县各乡镇不断挖掘与调动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重坊镇太平文化广场的知青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代表。据了解,1974年至1978年期间,重坊公社王场、宋元等11个村共接纳知青344人,居全县之首。为了让村民们记住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村里筹建了知青博物馆。“艰苦奋斗,忆苦思甜”成为游客参观知青博物馆后的直接感受。
激发农村活力
庙山镇立朝文化广场,占地 52亩,总投资16万元,是临沂市单体面积最大的社区文化广场。自从广场建成后,立朝社区就成了庙山镇另一个文化经济中心。目前,立朝文化广场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乡村大舞台广场文化节,多次邀请“草帽姐”“大衣哥”知名艺人等前来演出。每年还举办三月三庙会,邀请地方剧团、杂技团等,带动了周边商业发展。
农村广场聚集了人气,也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形成了“文化搭台,商家唱戏”的乡村商业性广场文化。
在马陵山景区,文化广场建设也在为当地旅游业服务。景区在文化广场的建筑特色、文化主题上下功夫,使之与“一山一水一战场”的特色旅游资源相符。
郯城县在广大农村建设的一个个“文化客厅”,已成为满足农民需求、展示地方文化、激发农村活力的一道靓丽风景。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郯城县深入开展露天采石场扬尘污染专项整顿工作,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目前,该县两家合法持证露天采石场全部处于停产整治状态。整改建设了5个封闭破碎车间,建成长200...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