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郯城杨集:“红白理事会”理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临沂日报 2015-09-18 20:48 大字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杜娟娟 李景水

“现如今,村里有‘红白理事会\’,像孩子结婚这样的喜事、老人去世之类的白事,有理事会操持,省心不说,花费比原来少多了。”郯城县杨集镇杨南村杨梅提及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赞不绝口。

杨南村过去可不是这样。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里红白事办理互相攀比,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之风日盛,群众也是有苦难言。如何引导乡村红白事办理朝着文明、节俭的方向健康发展?

为此,杨集镇可是做足了“功课”。结合当前开展的干部联系群众“结亲连心”活动,该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进社区、进村庄,访农户,听民情,发放《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倡导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等宣传材料,并开展“铺张浪费要不要,人民群众的事人民群众说了算”征求意见活动。通过征求意见和梳理,该镇共收集到意见和建议 1920条。镇里及时召集人大代表进行座谈,就“尊重社情民意,如何杜绝红白事大操大办”进行分析、探讨。各位代表畅所欲言,摆事实,讲道理,献计策,最后形成一致决议:督促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向乡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开刀”,狠刹铺张浪费之风。

说了算,定了干。该镇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杨集镇关于狠刹红白事大操大办和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的实施方案》,本着文明、绿色、简约、节俭、健康的理念,对乡村办理红白事的各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倡导移风易俗,力求喜事新办、白事简办。

按照镇里要求,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各村分别成立了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离任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对村里的红白事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和管理办法。在实际工作中,理事会成员积极当好卫生监督、标准接待、综合协调等“三员”,帮助本村群众操办料理红白事,为村民节省不必要的办事开支。在此基础上,镇里成立红白理事会监督委员会,实行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具体落实的方法,长期对各村红白事的办理进行引导和监督。

与此同时,明确要求,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要带头执行有关规定,并自觉要求其亲戚朋友严格按规定标准办事,否则将受到严肃处理。为扩大号召力和影响力,该镇还召开杨集籍“名人”座谈会,就移风易俗、红白事的办理事宜进行共同商讨,发挥“名人效应”。这些名人都表示要带头简办红白事,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说服其他人。同时,该镇充分利用村喇叭、宣传车、告知书等方式对制止大操大办、倡导文明节俭新风的有关规定进行宣传,同时建立了正反面典型通报制度,及时对各村办理红白事情况进行汇总,并在镇村两级干部会上通报。

“以往,孩子结婚办个喜事至少要花掉3至5万元,忙活3至4天,累得晕头转向。”该镇杨北村50岁的杨建明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家里办喜事,有‘红白理事会\’操持,一般不超过 1万块钱,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省心、省力、省钱,俺们老百姓拍手欢迎。”

如今,“大操大办可耻,文明节俭光荣”的新风尚在该镇逐步形成。该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给记者细算了一笔账,全镇一年红白事大约500起的话,按每次能省下2万元算,全镇一年至少能省下1000万元。这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闻推荐

工作直达群众耳 服务温暖百姓心罗庄区褚墩镇开通“褚墩之声”

本报讯 (记者 王永超)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满意度,今年以来,罗庄区褚墩镇开通“褚墩之声”,把各村的广播喇叭与镇党委会议室播放器连接,让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安排由会议室...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