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代“佘太君” 仨儿是烈士

大众日报 2015-08-31 13:49 大字

庞松石在战火中出生,由姥姥石李氏(二排右首)一手带大,五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刚拍下第一张全家福,父亲就又匆匆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本报记者赵琳

照片里的老人家,坐姿端正,目光坚毅。就是这位老人石李氏,在抗日战争时期,将自己一家三代十口人先后送上战场,其中三个儿子牺牲,被誉为“当代佘太君”。

8月27日,石李氏的外孙女庞松石向记者讲述了姥姥的故事。“我姥姥家在临沂重沟乡沭河岸边的石家村,抗战时期,这个不大的小村子出了七位烈士,其中有三位是我的舅舅。”

石金鼎是庞松石的大舅,1937年起担任共产党苍马办事处石埠乡民主乡长,他组织乡亲抗日,动员地主出枪、出钱、出粮,为开辟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41年4月的一天夜里,在苍马区(今临沭县)石埠村遭到伪军袭击,34岁的石金鼎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英勇牺牲。

“我的二舅石金芝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沭河两岸的南古庄、曹庄、重沟一带组织抗日武装,他勇敢机智、能打硬仗,人称‘铁打铜铸的石金芝\’。”庞松石回忆。1941年5月,在石金鼎牺牲仅21天之后,石金芝在临沭县沈马庄战斗中牺牲。在追悼会上,数千人自发前去为抗日英雄送行。

石李氏的三儿子石金铎本来在郯城县立师范学校读书,1937年休学回乡参加抗日救国,1938年入党,到三重、南头、褚墩一带开展临郯青救团工作,后担任中共滕县县委宣传部部长。1939年冬被滕县的汉奸沈宪伍逮捕,不久在山东省峄县二区英勇就义,年仅20岁。

三个儿子为国捐躯后,村子被敌人安上了据点,石李氏带着老少三辈、孤儿寡母十五口人流浪到外乡。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石家包括儿子在内的三代十八口人中,先后有十人入党抗战。

1973年,石李氏安详去世。2005年,地方政府为纪念石家一门三忠烈,在临沂市重沟镇石家村立碑,即为著名的三烈士墓址。石李氏也迁葬在此处。(部分图文资料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老干部之家杂志社提供)

新闻推荐

信贷扶持农民创业就业

□戴章超报道3月24日,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一家服饰加工厂的工人在赶制完成出口服装订单。郯城农商银行设立农民创业贷款专柜,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下调创业贷...

郯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郯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