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啥也不图,就图大家都方便

鲁南商报 2015-04-09 19:02 大字

本报4月8日热线消息(记者 周广聪 通讯员 乐民 利国 高涵)一辆破旧的独轮三轮车、一把铁锨、一支土筐,这就是郯城县郯城街道张庄村83岁老人李开祥养路的全部家当。因为父亲临终前的一句话,李开祥义务当起了养路员,这一干就是30多年。

走进郯城县郯城街道张庄村,在进村的道路上,不少路人发现常常有新垫泥土的痕迹,“不知道是谁修的……”心有疑惑的路人并不知道,义务修路的人正是路旁一位背着土筐的老人,老人名叫李开祥。

打李开祥记事起,村中这个五六里长的道路,就是周围3个村子3000多人来来回回必经的土路。几十年前,村里人去县城赶集,大都赶着牛拉的木轱辘车,每逢雨天,这条路泥泞不堪,当时村里让李开祥的父亲负责管护村路,他更是常常跟着父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30多年前,父亲去世在临终前把李开祥叫到跟前,把养路的“接力棒”交给了他,也就从那开始,李开祥义务当起了养路员,一干就是30多年。村里哪条路上只要一出现坑洼的地方,李开祥的身影便会出现在那里,及时运来土石填平。

有人劝他少管闲事,“护路既得不到钱又挨累,图个啥呀?留点劲干什么不好?”“什么也不图,就是图大家都方便,俺看着道路顺畅了,心里就特别舒坦。”李开祥这样回答说。

补了多少坑,修了多少路他也说不清,用坏了多少把铁锨,多少支土筐,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老人更说不清。每到天气干旱的时候,车辆过后,路上尘土飞扬,老人身上经常布满了灰尘。回家后,老伴常常埋怨他,“你修路赚的是一把尘土,害得我天天给你洗脏衣服。”

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村里的土路有一天能够变成水泥路,到时他身上的担子就轻松了。令老人欣慰的是,去年,郯城县交通局开展了乡村道路网格化工程,村里的道路全部通上了水泥路。

按说,李开祥老人该“退休”了,闲不住的他,除了修补水泥路的路肩,又把目光“瞄”上了万亩板栗里的田间道路。

老人越来越老了,但他继续养护道路的想法没有改变。“只要身体能动弹,俺打算一直干下去。”李开祥说。 

新闻推荐

滨州—临沂—淮安建高铁

记者在临沂市地方铁路局获悉,为落实临沂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临沂市提出在铁路建设中将重点实施“423”铁路增量工程,开通临沂到连云港铁路,开通临沂至乌鲁木齐至中欧快速货运专列,为临...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