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德国人命名丝绸之路
李希霍芬资料片连接中国与西方的“丝绸之路”在中国家喻户晓,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丝绸之路”更是受到世界的关注。
其实,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100多年前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的中国缘
距今大约170年前,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近代史就此发端。1854年,日本也被迫打开国门,与美国签订贸易协议。不久,英、俄、荷等国援例而至,也跟日本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
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坐不住了。他们于1860年派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外交使团前往东亚,意欲与中国、日本、泰国等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商约。这个配备了三艘军舰的外交使团实际上混杂着帝国赋予的外交和经济表象之外的各种使命。其中一项,即是效仿英国成例,在中国获得一块类似香港的商港和海军锚地。使团中,一位年仅27岁的地理学者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接受了秘密勘测选址的任务。
李希霍芬于1833年在卡尔斯鲁厄出生。自幼就对地质学着迷的他毕业于柏林大学的地质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渴望前往他认为极富探索价值的东亚。
1861年3月,普鲁士外交使团到达上海。当时正值英法联军入侵之后和太平天国运动兴盛之时,使团成员活动受到限制。同年9月,归国途中,李希霍芬等乘坐一艘军舰先行离去,对中国台湾、菲律宾、苏门答腊和爪哇进行考察。这一趟东方异国之旅,让眼界大开的李希霍芬萌发了对中国大陆的强烈兴趣。
1862年,作好了充分准备的李希霍芬试图由南亚迂回进入中国大陆,可原先承诺资助他的汉堡银行家突然变卦毁约,他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乘船横穿太平洋到了北美。
1862年至1868年间,李希霍芬在加利福尼亚从事地理学考察、研究,他对当地采矿业的研究成果,竟带来了两个意外的惊喜:一是间接导致了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并使他在同行和投资者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二是加利福尼亚的银行家们慧眼识珠,表示愿意资助这个“能猜透西部秘密的普鲁士人”,开展一项旨在发现商业机会的对华考察活动。
李希霍芬大喜过望。他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具有巨大的科学考察价值”。
按照约定,由加利福尼亚银行资助李希霍芬的中国之行。从上海登岸后,上海欧美商会将给他提供旅华4年的经费,条件是:他必须把从考察地区获取的地理和地质资料,以及物产、人口、交通、风土人情等社会经济概况,用英文及时向商会作专题报告。
勾画胶济铁路的第一人
1868年9月,李希霍芬经日本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独立研究的中国之旅。之前在去往北京总理衙门领取护照时,他遵照朋友的建议,有意将其姓氏的中译由最初的“栗”改为“李”,以跟清廷重臣李鸿章同姓,希望能借此增加亲和力,抬高自己的身份,降低风险。
1868年至1872年间,李希霍芬对大清帝国18个行省中的13个进行了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布当时局势动荡的华夏大地。考察途中,他的脖子上总是用绳子挂着一支长长的铅笔,以方便他随手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一路上的见识记录下来。他还一一画下路过的山脉和平原,并从地质学的角度潜心研究。中国近代地质学创始人翁文灏称其为“最先明了中国地文之伟大科学家”。
1869年3月底到5月上旬,李希霍芬重点考察了山东。3月13日,他携比利时管家斯普林盖特和中国侍从阿峰,从上海坐船到镇江,然后租船从扬州府到淮安府。25日,在王家营租了两辆马车,改行陆路。28日,从郯城县饮马庄进入山东省境内。
3月29日晚8点,李希霍芬一行沿沂河来到沂州府,并在此过夜。之后,他花了13天,对山东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山东的煤炭资源让他吃惊,在他看来:“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煤矿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这里蕴藏的煤矿非常丰富。如果考虑到附近不太远的胶州湾金家口港,潍县煤田的价值便会提升。据我所知,从胶州到潍县的路很平坦,人们可以在那里,而不是在芝罘找到一条铁路的起点。”
那时(1869年),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还没有诞生,足见李希霍芬的眼光超前。
把都江堰介绍给世界
李希霍芬去过景德镇,考察完烧瓷的工艺后将景德镇瓷土命名为高岭土。他到过四川著名的都江堰,考察之后盛赞中国古代这个最长寿的水利工程,遂将都江堰第一次详尽介绍给世界,说都江堰浇灌方法之完美,无与伦比;他三涉山西,发现山西地下储煤丰富,他的结论是以当时世界消耗煤的水平测算,仅山西储煤可供世界几千年的消费。
除了知名普鲁士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之外,可能无人能像李希霍芬一样探究过地图上如此之多的空白地带。中国的祁连山的德文名甚至采用了他的名字——Richthofen—Gebirge(即李希霍芬山脉)。
有意思的是,李希霍芬虽然是拿着上海欧美商会的银子出行,但把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和强大视为最高理想的他,在向“东家”汇报工作时还是不露声色地留了一手——隐瞒了一些他认为事关国家利益的重要信息或观点,比如山东胶州湾的重要战略地位等。
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先后出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他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了一部5卷鸿篇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正是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这一术语后来被广泛采纳。他还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论”,以及“五台系”和“震旦系”等地层术语。解放日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推荐
时报1月22日讯 (记者赵云龙)近日,省政协机关“第一书记”联系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一书记”派驻地郯城县泉源乡泉东村捐赠了3吨价值7.5万元的生态可降解地膜,并发放给500多农户用于春...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