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丰收销路难寻
平邑县地方镇黄山顶村的果农把丰收的山楂用果篮挑回家,却为销路犯了愁。 摄影 记者何青
3日一早,记者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了黄孝东所说的平邑县地方镇黄山顶村。据记者了解,这个村地处地方镇西南30里大山深处的山顶上,总户数56户,拥有山地900多亩,其中700多亩用于种植山楂、黄桃等经济作物。村民们都生活在山里,上下山的通道就是一条三米宽的盘山土路和几条蜿蜒的羊肠小路。记者看到,村里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晒着山楂片,有的家门口还堆放着几十袋摘下不久的鲜山楂。
随后,记者见到了黄孝东的父亲黄士文,一位73岁的老汉。“从俺们父辈开始,我就在这山里头种山楂,如今已种了50多年。”黄士文对记者说,由于今年雨水充足,山楂的产量不仅高而且个头也比往年大,“往年俺家600多棵山楂树一年也产不了两万斤,今年丰产,大约有三万多斤的产量。可这山楂长得越好,越没了销路。现在只能起早贪黑摘山楂,不然就都烂山上了。”
一推开黄士文家的大门,一股山楂味扑面而来,家里堆满了成袋的山楂,足足有两万五千多斤,树上还有七八千斤没来得及摘。没和记者聊上几句,黄士文就着急去山上摘山楂。记者发现,这山路其实就是踩出来的一条土路,路面坑洼不平,2.5公里的距离,记者硬是走了20分钟。
一路上随处可见掉落在地上的山楂。“这些掉在地上的山楂,我回来收完树上的,还得捡起来,不捡可惜了。”黄士文告诉记者,山上的山楂树不是成片种植,而是根据地形土壤情况,像梯田一样,一层几棵十几棵,一直种到山顶。
“我的果子好吃,慢慢卖就是,不要紧。”说起家里还一斤没卖的山楂,黄士文脸上平添了几分无奈。
新闻推荐
9月2日,对平邑县柏林镇贾庄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农行平邑县支行在该村的施可丰“金穗惠农服务站”顺利开业,至此,该行的施可丰模式“金穗惠农服务站”已达到6家。本次与农行合作的“金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