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俊: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王艳俊展示当年看到的刊有被资助人信息的报纸。上面有需要帮助者的电话和汇款信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有固定的退休工资,还有手工剪纸活儿,生活无忧无虑,适当帮助别人有这个能力,这是我的本分,用不着张扬啊……”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圣园社区,今年70岁的王艳俊老人谈起捐资助人的事,一个劲儿谦虚着。
走进王艳俊的家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剪纸作品,梅兰竹菊、花鸟虫鱼、人物造型等作品生龙活现,栩栩如生。“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堂剪纸课让我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想到如今成了我的一大爱好,受到了很多人喜欢,也增加了家庭收入。”王艳俊介绍说。个子不高,头发花白,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很朴素,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这就是笔者眼中的王艳俊。而随着交流的深入,王艳俊那颗滚烫的金子般的爱心更让人敬佩不已。
王艳俊曾经是一名人民教师,从1964年任教以来,在三尺讲台上整整站了40年,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而他帮过的学生更是记不清楚了。也许是自身家庭的经历和职业的缘故,王艳俊对助人为乐有着自己的见解:“小时候,家里穷,是乡亲们帮助让我学有所成,成了一名教师,使我骨子里懂得了感恩和回报。参加工作后,我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怎样帮助别人。”
“我教学的时候,家家户户温饱都成问题,哪有家长愿意让孩子上学啊,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绝不能让孩子没有文化。看到谁家的孩子没来上学,我就挨家挨户叫。遇有实在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就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上的中心小学,王艳俊辗转了4个学校,每次看到贫困学生他都忍不住伸出援手。给学生买学习用品、买饭菜都是常事儿。这些年,他资助过的不只是贫困学生,还有一些遇到困难的老师。教师李新林被砸伤,瘫痪了,家里十分困难。除了号召学校捐款以外,王艳俊还经常资助他,给他提供帮助。不仅如此,王艳俊还帮助了很多孤寡老人,其中本家的一个二哥无儿无女,王艳俊主动挑起了照料重担,送吃送喝送钱花,一照顾就是20多年。由于王艳俊有一双会剪纸的巧手,村里大姑娘出嫁、小伙子结婚,前来求他剪个窗花什么的络绎不绝,他总是有求必应,几十年来从不收取一分钱报酬。据了解,在王艳俊所住的圣园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王艳俊的剪纸作品。
而资助外地家庭,让爱心走得更远更是体现了王艳俊的博大胸怀。2014年8月22日,王艳俊从自家订阅的报纸上看到《沂水一产妇生下四胞胎》的报道后,第一时间给报社打电话,了解四胞胎的情况,并要去了联系方式,表示要资助他们。原本打算每个月资助200元,但一听说四胞胎没有其他人资助,就改为每个月资助500元。
平邑县温水镇的大学生张斌,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与79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庭十分困难。王艳俊知道后,每个月都按时给汇去200元钱。由于每个月都要去附近的银行汇款,王艳俊成了银行的常客,工作人员都认识他。每当受到资助的人打来感谢的电话,或者汇报生活、学习情况时,是王艳俊最欣慰和最幸福的时候。那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觉,也只有王艳俊体味得最深。
当然,好心也有被欺骗的时候。王艳俊曾经借给两个学生钱,说是做生意需要本钱,挣钱了一定还,但是10多年了一直没有还给他,也没有任何消息,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继续奉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捐物就不下10多万元。
作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艳俊把晚年的精力和余热全部发挥到了剪纸上。为了不让传统文化在民间消逝,退休后的王艳俊主动担当起白沙埠、李官两个乡镇中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每周两课义务传授剪纸技艺,使许许多多的孩子们爱上了剪纸艺术,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王伟勋
王艳俊展示当年看到的刊有被资助人信息的报纸。上面有需要帮助者的电话和汇款信息。
新闻推荐
◥10月15日,浙江杭州萧山物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安妮女士一行,专程来到平邑县临涧镇,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为该镇初级中学的40名贫困学生每人送上2200元的助学金。据悉,当了解到...
平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