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老师三个娃就是所学校

鲁南商报 2015-09-02 18:46 大字

记者探访乡村小学的开学第一天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城市里的学校,一个班里六七十个孩子,挤得满满当当。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们,熙熙攘攘。但是在一些乡村,随着生源的减少以及学校的合并等原因,出现了一个学校只有三个娃,一个班里只有10个娃的情况。1日,记者来到平邑县临涧镇的黄天小学和下峪小学,探访了两所这样的学校,看到了这些孩子与众不同的开学第一天。

只有一个老师的黄天村小学

只有3个一年级新生

1日上午10时许,在平邑临涧镇黄天村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教室里,3个萌娃抱着书包坐得板板正正。

平邑县临涧镇的黄天村就坐落在海拔640米的深山最高处。早些年,这里开采大理石,村里修了水泥路。一代一代的山里人随着大理石的开采走了出去,原本1000多口人的自然村,目前常年在家的也就300来口人。而且,绝大多数是老人。

在黄天村小的一年级教室里,记者看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四张桌子,三个孩子每人一张,剩下的一张是老师的讲桌。“今年升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剩这3个了。”曾庆亮对记者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们也都跟随父母到外地读书。村里的小学从当年的100多人到50几人,如今班里只剩下了3个孩子。在这所村小职教40年的曾庆亮,也是学校里唯一的一位老师。“我们村地势不好,最近的余粮店村小离我们这里也得有8里山路。”曾庆亮告诉记者,村里老人多,山路难走,二年级以上的孩子才到山下其他学校念书,一年级的孩子们都是由自己授课。

年轻老师不愿来,年龄小的孩子们下不去,一个老师几个学生的尴尬状态在临涧镇黄天村持续了多年。

数学老师还兼着音乐课

开学第一天20个萌娃齐唱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一曲上学歌打破村子的宁静,响彻在下峪小学不大的校园里。上午11点,一年级的教室里“挤”了20名学生。

领唱的是他们的数学老师朱俊平老师。朱俊平老师今年59岁,明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纪。学校里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喜欢乐器的朱俊平就开始琢磨教孩子们唱歌。开学第一天,朱俊平弹起电子琴,将两个班的孩子聚到一起,唱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朱俊平老师身体不太方便,孩子们就争着帮他搬凳子。”一年级语文老师朱瑞乾对记者说。原来朱俊平老师左腿伤残安装了假肢,学校特地允许他可以坐着授课,懂事的孩子们总会在上课之前就帮老师把凳子放好。

开学第一天,新到的课本刚发到孩子们手中,二年级的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起来。阵阵读书声打破安静的校园,传到很远很远。“这些孩子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平时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师们告诉记者,尽管孩子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在学校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很懂事好学。

只有20个学生的平邑下峪小学

不到七点半,多半学生已经到校

下峪小学位于平邑县临涧镇下峪村,是方圆几里唯一的一所小学,担负着上峪、下峪和车箱三个自然村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任务。

9月1日,王德周老师特地一早来到学校,简单收拾了校园、教室后等待孩子们到来。与城市里熙熙攘攘的接送大军相比,学校门口可谓“冷清”。学校里一共20个孩子,分别在一年级和二年级。

下峪小学夏季的作息时间是早晨8点10分上课,按常规早晨8点孩子们就会到校预备。开学第一天,家住车箱村的一年级新生王黎悦却提前了近一个小时。

“学校的孩子都是周围三个村子的孩子,最远的就属车箱村,离学校有3里路。”王德周老师说,家住车箱的女孩王黎悦7点十几分就到了。

就在隔壁,二年级的雷文燕同样来了个大早。“俺家远,俺怕迟到了。”相比王黎悦,雷文燕要活泼很多。

没到七点半,教室里已经来了十多名学生,超过一半。“是爸爸骑摩托送我来的,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如果爸爸平时不在家,我走路得三四十分钟。”有同学说。

8点整,教室里坐了两个年级20名学生,王德周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们在下峪小学上完二年级后,就会转到涝泉完小继续就读。 

新闻推荐

平邑4处无证被查处

本报10月9日讯 (记者李墨 通讯员 孙翼)新的《广告法》自9月1日实施后,平邑县工商局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新《广告法》严管严控市场工作的通知,并组织执法人员及时开展了对各类广告的监管监测专项行动...

平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