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民办教育体系 以质量促教育公平 专访知名教育专家、育中方略教育集团总校长陈立

临沂日报 2021-01-27 09:18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张萍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为沂蒙老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目前优质高中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关系?如何降低民办教育很强的营利性,体现教育的公共性、非营利性?记者日前采访了知名教育专家,育中方略教育集团总校长陈立。采访中,陈立分享了她对传统教育以及民办教育现阶段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临沂也同样受益于民办教育。当前我们需要面对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重新认识民办教育的价值和定位,从而兴利除弊,才能更好地促进民办教育继续健康发展。请问您认为民办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陈立:无论是民办教育还是公办教育,最终追求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不断塑造未来精英的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全面开放的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

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办教育起步、2006年制定《民办教育促进法》时相比,当下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已有很大的变化。一是中国已经进入后普及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阶段,整体上已经度过了教育资源十分短缺和匮乏的阶段,社会进入比较发达丰裕的状态,发达地区的教育更是“不差钱”,如何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成为教育者面临的最大课题。二是世界范围内,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学习化社会和社会化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后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00后、10后“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出现,正在改变学校和教育的生态。三是依然严重的应试教育色彩和择校竞争,使民办教育自身,以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保障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公共性,成为重大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教育设计和制度愿景,在大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视野中讨论问题。

首先是应当站在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立场,重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为社会发展奠定一个平等的教育基础。这需要对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信仰。如同UNESCO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批评和担忧的教育私有化、知识私有化趋势:“教育是社会平等链条上的第一环,不应将教育出让给市场。”为此,需要按照分类管理的概念规范民办学校,遏制其过强的营利性,避免基础教育系统的两极分化。

除了保障公平,现代教育还具有多样性、选择性的特征。只讲有教无类、不讲因材施教并非“公共教育基础性”的全部内涵,而且有可能回到打造“标准件”的老路,这并不是我们的理想。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需要超越“教育工厂”模式,从标准化、大批量教育转为个性化、多样化教育。

记者:您认为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陈立:对于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在公办教育资源尚不够充足的时期,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比如在我们临沂,曾经有过民办教育发展的辉煌时期,双月园、美澳国际、现代中学等多所民办学校一度享有盛誉,但那是在我们临沂经济社会支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民办教育成为国办教育的重要补充。但是随着政府财力支撑能力的增强,公办学校逐步发展起来,这些民办学校逐渐淡出了视野。今天的民办教育固然也是公办教育的补充,但它不应该是在满足普及需求上的补充,而应当是满足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需求层面的补充。民办教育在经费筹措、运行机制、教师管理等各方面更具有灵活性、自主性,也因此能够办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对于当前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应该是公办保公平保基本,民办上水平上台阶。通过公办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公办制度设计与实践的基本出发点。2012年以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和“教育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所实施的有效形式。公办学校,以普惠、普及来促进教育公平,以制度、规则来促进教育公平,以提标、提质来促进教育公平,这对民办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民办教育只有进一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才能在公办教育基本普及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另外,我认为想要更好地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要努力推动公办与民办融合共生,协调发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前者承载着均衡配置社会公共教育资源能够均衡配置的使命,后者应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样化的需求。民办教育不再是抢生源、挖师资,民办教育的生命线在质量。所以,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只有和谐共荣、和谐互动,才能推动教育新生态发展。这是所有推动教育发展有识之士的共识,也是未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基调。

记者:不可否认,民办教育增加了教育供给的丰富性、多样性、创新性,增加了公众的选择性。那么您认为应当如何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书写民办教育的新篇章?

陈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改革办学体制,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教育的均衡发展、平等的入学机会只是第一步,只有提供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多样化、选择性的教育,才有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因而,与平等化同样重要的目标,是教育的选择性和多样化。与20年前民办教育主要为“拾遗补缺”、弥补公共教育经费不足的功能不同,当前,继续发展民办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毋庸讳言,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当前的民办教育在多样性和创新性上乏善可陈,基本是与公办学校同质化的升学竞争。因而,尽管民办教育的体量已经很大,但其价值和使命还远没有实现。如果民办学校只是定位于与公办学校的应试竞争,那可以说真的是前景堪忧。还有人分析说民办学校缺乏创新,是由于民办教育“边缘行走”的命运,假民办盛行而真民办疲弱。我认为,过度市场化、“资本家办学”而非教育家办学,可能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民办教育本身需要通过非营利化的改造,焕发其促进教育创新的真正使命。未来的教育竞争,不是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竞争,而是创新学校与传统学校的竞争。

二是开放社会办学,鼓励多样化的教育探索。对于发展民办教育,也许我们需要超越狭义的“私立学校”的概念,而建立“大民办教育”的概念,其实质是开放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包括教育家、家长和社区的自主办学,使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这也正是学习化社会的应有之意。如同杜威所言:最好和最有智慧的父母为其孩子所争取的,一定也是整个社会为所有的孩子所争取的。

记者:站在国际的视野上,您对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水平有什么建议?

陈立:无论是回应现实的需求还是面向未来,我们都需要在学习化社会、社会化学习的视野中重新理解学校,重构学校系统。欧洲国家已经做出探索,是一个从两端同时推进的变革:私立教育系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使公共资源更大程度地普惠覆盖,开展自主创新。公办学校系统通过放权、学校实行校本管理、委托管理焕发活力;同时借鉴私立教育的管理办法,如丹麦推动每一个公立高中都成立理事会,由理事会来选举校长。这样,公办学校在管理方面越来越像私立高中。

面向社会开放办学,鼓励多样化的教育探索,是教育创新最重要的路径和机制。民办教育想要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多的价值和潜能,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探索利用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面向未来的学校。

新的时代民办教育承担的不再是补充角色,而是应该利用灵活的机制成为高水平教育的引领者。国家为了鼓励民办教育提升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提出了很多的普惠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我们要树立在政府政策以外的事实依据。民办教育只有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加大办学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办品牌学校、办特色学校、办名优学校,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成绩,走出办学发展瓶颈,才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

育中方略教育集团总部位于山东省会济南。集团首倡并坚持新生态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高效课堂的创始机构,拥有教育改革全线丰富的经验与资源,在政府智库、教育咨询、师资培训、学校托管、投资办学、品牌打造、产业创新等方面于业内享有极高声誉,打造教育课改名校300余所,培训人次100余万,业务范围涵盖除西藏、香港、台湾、澳门外各省市自治区,合作学校5000余所,集团已日渐发展成为“全链条,数字化,新生态”综合性教育机构。

陈立简介

育中方略教育集团总校长齐鲁师范学院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教育厅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组副组长山东省齐鲁名师名校长评审专家,核心专家组成员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导师美国访问学者 济南市市中区政协委员

新闻推荐

张超申请国家赔偿案审结 获赔332万元

据新华社济南1月26日电(记者杨文)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结张超(曾用名张志超)申请国家赔偿一案,1月26日,依法向赔偿请...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