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高新区 活力高新城
高新区龙湖全貌
城市建设美景
高新区迷你马拉松比赛
每年一度的秧歌大赛
记者 付然锋 曹鹏飞 周君
通讯员 李汶珊 李广涛
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序幕,大江南北迎来科技之春。1988年,“火炬计划”犹如一声春雷,在中国大地上燃起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其后,全国各地高新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争相破土发芽。1992年,历史在革命老区——沂蒙大地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为临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插上“高新的翅膀”。这一年10月,临沂高新区获批扬帆起航,成为全省13个省级高新区之一,自此,创新引领基因深深植入沂蒙大地的血脉;2011年6月,临沂高新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家国家高新区,化茧成蝶上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创新奇迹,一座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快速崛起在红色沂蒙的广袤大地上!
转眼26个青春岁月,风华正茂时!
从最初偏居罗庄区一隅的八个村居,一跃跨越发展为总规划面积190平方公里,下辖3个乡镇(街道)、4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6万的高新科技城,宛如一个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临沂主城区西南部!园区整体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省级生态示范园、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国家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火炬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基地……一个个省字号、国字号的金招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始终创新驱动,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创新是高新区发展最大的动力和生命力。建区以来,围绕现代产业培植,依据高新区发展定位和现有产业基础,始终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坚持科技立区、创新强区战略,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聚焦企业主体,坚持创新驱动优化存量。多年来,已初步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支持体系,加速企业生产智慧化、产业高端化,延长产业链,拓展新领域,促进跨界融合发展。仅今年一年,就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6家、净增11家,总量达到53家;申请专利533件、授权28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12件。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30多项。新获批省级创新平台2家、市级14家。金星机床、博胜机械等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了省电子元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植保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做大做优孵化经济,构建创新创业新格局。千亩龙湾科技加速器建设提速,倾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平台。科技创业园、应用科学城、龙湖软件园3个孵化园区,进入快速发展新车道。构建起“众创空间(创业苗圃)—科技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科技产业园—上市化”的大孵化格局,正在将孵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70余家,高创中心、应用科学城和龙湖软件园3个孵化平台成功申报省级“双创”升级特色载体,获得孵化载体建设扶持资金2000万元。
强化双招双引提升增量,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培育挖掘存量潜力。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敢于攀高枝,谈大品牌,瞄准项目、人才、技术等关键环节,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20强纷纷落户高新区。深入开展“百企百项百亿”技改工程和“创新驱动、科技兴企”行动,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在全市率先出台高含金量、高精准度的人才科技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新政30条,联合市外专局成立中乌技术交流促进中心,临沂留创园获批全省4家“省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之一、高新区整体列入2019年度省级高端人才引领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突出产业链条延伸、价值提升、集群壮大,实施“3+2”产业培育计划,着力培育磁电及功能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3个产业高地,积极推动智慧物流、生物医药2个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瑞电子软磁材料等3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
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增强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创新是高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没有中场休息,始终做创新发展的奋楫者,这是高新区的责任担当。一直以来,高新区坚持跳出高新看高新,在全省全国寻标对标,在体制机制、要素支撑等方面敢闯敢试、全面创新,破除障碍束缚。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今年以来,对全区原有部门优化整合,整合后设置部门20个,核减23个,压减比例超过50%,形成了“4个3”的良性竞争格局,即3个镇街办事处、3个产业办公室、3个园区孵化器、3个招商联络处。健全完善部门党组(党委)设置,对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优化调整。本次改革,干部调整幅度5年来力度最大,未收到1起信访,打赢了深化改革第一仗!
继续深化用人和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推动国有融资平台向实体化运营转变,为经济发展改出高效率,改出新动力。对未来科技城集团进行改制,实行市场化运营,理顺投融资机制,成功化解了历史包袱。加大对镇街放权力度,进一步理顺镇街与管委间的事权、财权。探索科技孵化园区市场化运作模式。实行中层竞聘上岗。对干部档案身份“封存”管理,突出实绩和基层导向,打破陈旧用人观念,打破身份界限,打破论资排辈,初步理顺了选人用人机制,配强了各单位骨干力量,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热情。
加快“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体制变革,探索试行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区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新组建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并于11月份在全市率先正式挂牌运行。划转审批事项140项、“一次办好”事项650项,实现“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初步打造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办事平台。
不断优化环境,破除一切障碍束缚
高新区上下深知,环境是吸引力、是竞争力、是生产力。良好的环境是创新创造的重要保证,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多年来,高新区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完善城市承载功能。以科技商务片区为龙头,合理配置各功能板块和分区,完善各项城市职能,高新科技城建设全面起势。据最新统计,高新区城镇化率达到73.8%,位居全市前三,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5.3、13.2、23.6个百分点。作风持续改进。经过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的洗礼,全区干部作风明显改进,精神面貌更加振奋,工作效率大有提升。优化要素环境。全力破除土地瓶颈,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帮助企业压债减负、渡过难关。优化政策环境。设立1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印发招引总部和金融保险类项目的实施意见,致力于加快集聚资源节约型企业,发展“楼宇经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坚持发展为民。天大地大,民生最大。自建区以来,高新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全力推动民生事业发展,民生支出占比超过七成,做实民生保障。着力解决中小学生“大班额”问题,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重点解决供暖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辖区26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提升。
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临沂高新区高举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大旗,在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高新科技城上“蹄急”奋进、“步稳”前行,26年间已然崛起为临沂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产城融合的重要平台!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在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时代再次向高新区发出强有力的召唤。作为全市创新发展主战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田,市政府党组成员,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纪民带领全体高新人发出新的战斗号角: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开放再加快,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再鼓干劲、再打紧板,全力打造高新科技城。今后几年,重点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财源建设提标、民生建设保障、作风建设提升、双招双引突破、城乡改颜换貌、骨干企业培植、新旧动能转换、突出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十大工程,通过大投入、大拆迁、大建设,实现全区城乡面貌大变化、经济发展大提速、群众生活大提高,奋力开创新时代高新科技城创新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新闻推荐
临沂市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感动临大学子 鼓励同学们到祖国西部奉献青春力量
本报12月27日讯(记者庄成实习生李扬)26日下午,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临沂大学优秀毕业生、新疆拜城县政法委副书记金成珂为...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