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臂膀 拥抱世界 ——日照“一带一路”港口枢纽建设推进篇
本报记者 王大鹏
编者按 为加快推动日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推进,日照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四论”“四拼”部署要求,以打造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先行区、临港涉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目标,以项目为总抓手,加快推进了“十大专项”,干事创业士气高涨,比学赶超氛围渐浓,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充分反映各大专项工作亮点和最新进展,发挥示范效应,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以期进一步明确方向、鼓舞斗志,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注入强大动力。
现场直击:
“航空产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日照眼光独到,行动迅速,空港经济已经起步,这个决策十分正确,潜力巨大。”8月23日,站在山太飞机维修机库,带队来日照市调研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对日照市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按照设计工期,冯正霖本来应该看到的是项目的建设现场,但在当天该项目已经启用近一个月。用6个月时间保质保量完成设计工期为18个月的工程,山太飞机维修基地机库工程,跑出了机库建设的日照速度,体现的却是日照上下一心发展空港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新闻纵深:
“一带一路”港口枢纽,是日照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大专项”的第一项,是优势,更是动力。具体要求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和陆海“双桥头堡”效应,进一步提升海港、空港“双港”的规模等级、产业层级、服务能级,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陆海空内外双向开放枢纽。
空港新动能已经驶向跑道,海港该如何转型升级?6月19日至20日,日照市党政考察团赴临沂,叙亲情、谋合作,签署了加快区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确定了在六大领域、24个具体项目上深度合作。其中第一、二、三大合作领域分别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港口共建共享、区县(园区)合作。
不仅是“亲戚”临沂,山西吕梁等千里之外的瓦日铁路沿线城市纷纷感受到了来自日照的热情,市级层面的调研互动频繁开展,沿线城市“旱水港”、党报联盟、旅游联盟等纷纷建立。8月20日,日照铁运广场项目在中央活力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将致力于打造服务瓦日铁路沿线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平台和载体,最终目的是建成中国煤炭总部经济平台。
放眼全球又脚踏实地,日照正抢抓海港、空港两个优势,下一盘高质量发展的大棋。
这盘棋,需要落棋精准,更需落子有声。2018年日照市港口建设计划投资30亿元,1至6月累计完成投资20.34亿元,同比增长104%,完成年计划的68%。另有石臼港区东煤南移、日照钢铁基地成品码头、岚山深水航道二期等5个项目完成了投资约7亿元,前6个月,港口企业完成投资约2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4.68%。
2018年上半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3亿吨,同比增长11.69%,其中实现集装箱货物吞吐量194. 08万标箱,同比增长23.93%。上半年完成地方海上货运量364. 52万吨,货物周转量52.88亿吨公里。累计运送旅客8.29万人次,其中远洋旅客4.21万人次。
记者手记:
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气候。
因港而立,如何因港而强?即将三十而立的日照,已经走到一个发展的拐点。如何扬优成势,发挥“一带一路”港口枢纽的带动作用?
实现梦想的过程总是漫长而艰辛。当前的日照正在加大对外合作的层次和规模,加快提升海港、空港的龙头带动作用,完善“海陆空地”四维立体、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加强载体平台建设,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势头迅猛。
初步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但更让人欣慰的是,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越来越多的日照人已经清醒认识到,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放眼世界、提高站位,让日照发展真正融入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上来,日照的对外开放才能呈现新局面,才能加快实现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现代化海滨城市的梦想。
新闻推荐
临沂市食药监局出台“一次办好”实施方案 二十三项任务“一次办好”
本报8月23日讯(记者高红红通讯员翟潘华)为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工作,优化营商环境,近日,市食药监局印发《深化“一次办...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