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铸就忠诚卫士
□本报记者 徐洋实习生 马毓
英雄,彰显一份荣誉的沉淀,诠释一种精神的实质,撑起一个国家的脊梁。
2015年8月1日,一架载着张楠灵柩的客机,缓缓降落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英雄归来,从将军到士兵整齐列队,致以崇高军礼。
2015年7月26日16时30分,设在摩加迪沙半岛皇宫酒店的中国驻索马里使馆所在酒店遭受炸弹袭击,整个房顶坍塌下来,在使馆内担负警卫任务的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上士班长张楠被建筑物砸倒。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年仅28岁的张楠仍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这,并不是张楠第一次面对死亡。
此前的4月14日,中国驻索马里使馆所在酒店周边枪声骤响。担负警戒任务的张楠一边迅速发出警报,一边抵近窗前观察。就在此时,一颗流弹穿过玻璃,击中他的左胸。张楠咬紧牙关,持枪坚守战位,直到被送往医院。躺在担架上,意识模糊的他不断重复着一句话:“保卫使馆安全……”手术中,张楠左胸被切开一道20多厘米长的口子。医生发现,弹头距离心脏只有1厘米。
术后第二天,武警山东省总队决定接张楠回国治疗。听闻这个消息,张楠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写下了请战书:“我愿继续接受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完成好党和组织交给我的光荣使命,任务还没完成,我决不能半路当逃兵。我已经做好了随时为祖国献身的准备!”
在索马里的167天里,张楠一直案首在最需要他的地方。参与外事活动安保,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站在核心要地;随团出行警卫,听到车窗外流弹飞来,张楠下意识地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大使前面……
张楠的父亲是一位有着11年兵龄的老军人。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树立了从军报国的理想。来到部队后,他积极参加支队开展的“强化警魂意识、培育战斗精神,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等主题教育,并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在支队组织的“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演讲比赛中,张楠这样说到:“和平时期,我们可能不会每天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只要心怀忠诚,踏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入伍11年来,张楠先后参与执勤处突等任务30余起,抓捕犯罪嫌疑人12名,救助遇险群众40余人,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被总队表彰为“十佳训练标兵”和“十佳优秀士官”。按照规定,张楠由于年龄原因错过了提干,当中队干部找他谈心时,他笑着说:“当不了干部咱就当个好兵,只要能让我继续穿着这身橄榄绿,我就感到很幸福了。”
2014年9月,上级选拔赴索马里执行使馆警卫任务人员,虽然张楠的姐姐刚刚病逝,但他还是带头报名参选。凭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出色的业务技能,他从500多名备选对象中脱颖而出。他在家书中写道:“等儿出征归来,一定好好尽孝……”
一中队中队长井跃华清晰地记得,2015年7月31日,他们意外地收到一封写给“中队党支部”的特殊信件。这是张楠向党组织递交的最后一份思想汇报,几经辗转才邮到中队。而此时,已是张楠牺牲后的第5天。
“军人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我为能穿上这身军装,站在驻外使馆守卫国家的领土而感到自豪。我愿意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和军人使命贡献一切,甚至我的生命。”这份7页纸的思想汇报,字里行间情怀炙热。
武警临沂市支队领导这样评价张楠:他本可以不牺牲,本可以不去索马里,本可以不当特战队员,甚至本可以不参军。但是,在危险面前,他选择了坚守;在使命面前,他选择了出征;在挑战面前,他选择了奋斗;在名利面前,他选择了追梦。
身负重伤,不下火线;为国出征,不辱使命。张楠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异国他乡擦亮了中国军人的名片,更生动诠释了新时期沂蒙精神。
为隆重纪念建军90周年,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增强全社会的国防意识,激励更多优秀青年参军报国、在部队建功立业,现开辟“沂蒙精神沂蒙兵”风采录专栏,通过宣传挖掘临沂籍或在临官兵先进事迹,打造“沂蒙精神沂蒙兵”特色品牌,扩大沂蒙精神在全国、全军影响力。
新闻推荐
图片来源:《新京报》视频截图。临沂暴走团被撞事件还在持续发酵。7月14日,据某北京媒体报道,临沂暴走团13日晚再次被拍到在非机动道上锻炼。队员手持荧光棒,身贴反光条。临沂山鹰运动协会会长在接受...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