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农服务乡村振兴

临沂日报 2019-08-29 13:21 大字

道路旁,一望无际的绿浪随风起伏;果园内,苹果、桃子、山楂等果树上硕果累累,目及之处,绿满小镇……走进蒙阴县垛庄镇,一幅幅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在蒙阴县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技术指导员王铭磊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拿到自来水里洗两下,塞进嘴里“嘎嘣嘎嘣”嚼起来,“清脆甘甜,是熟悉的儿时味儿!”

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位于垛庄镇孙家峪子村,共有2500亩桃树、1000余亩苹果树。果园用自产有机肥替代化肥、抽取沂蒙水源地云蒙湖水进行滴灌灌溉,自动水肥一体,使用粘虫板、太阳能诱杀虫灯等物理灭虫方法,禁用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可实现果品二维码追溯,第三方农药残留检测,果品安全,肉质爽脆,风味香甜,是地地道道的有机果蔬。“县科协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无论是为我们联系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提供技术指导,还是帮助我们进行果树认养活动,只要我们提出需求,科协的领导就能为我们解决难题。”王铭磊告诉记者,在基地,他们还和县科协联手成立田间课堂,邀请农业专家、农村致富能手、农村科普带头人等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定期课堂授课让村民学习农业种植技术,还能接受专家在线培训,致力于让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果农的种植、管理水平关系着他们的实际收益。”垛庄镇科协主席公茂周介绍,为提高广大群众将现代农业管理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的能力,县科协在多处现代农业项目设置科普基地,联手企业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蒙阴县桂花协会、强彭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都是蒙阴科普基地之一,在县科协的帮扶下完善园区科普设施,加快科普基地建设,在农村普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面向广大农民和社会大众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搭建新技术交流联系平台,重点联系,重点服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接、帮扶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群众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积极性,较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科普示范基地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增强了科协系统农村科普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

蒙阴县科协

以“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蒙阴县科协将旅游活动与科学普及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知识传播与旅游融为一体,让游客在参观科普教育基地的同时,充分领略到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以极具趣味性和参与体验型的旅游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效果。

同时,县科协还大力开展科普基地和科普社区创建,进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科普村村通宣传栏进行摸底调查,到目前,全县已筛选上报6个科普示范社区、12处科普示范基地,巩固了农村科普宣传阵地。

下一步,县科协将进一步盘活现有科普基地旅游资源,提高科普基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验,让社会公众感受科技惠民的巨大作用,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特色科普旅游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实现科普发展与乡村振兴“比翼齐飞”。

新闻推荐

还是靠林丹 国羽的世锦赛之旅前景如何?

北京时间19日,2019年羽毛球世锦赛在瑞士巴塞尔开战。作为东京奥运会前羽坛规格最高的赛事,中国羽毛球队主力尽遣,向五个冠军...

蒙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