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伊淑英老人最后一程
在众多给伊淑英老人送行的人中,一名身穿军装的女兵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沂蒙六姐妹”的“兵孙女”彭悦。在得知伊淑英老人去世的消息后,彭悦乘坐22日凌晨4点多的火车,从北京辗转来到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只为送伊淑英老人最后一程。
18年,女兵和老人们成忘年交
彭悦与“沂蒙六姐妹”的结缘,还得从18年前说起。作为临沂人,彭悦是听着“沂蒙六姐妹”的故事长大的。1996年,彭悦入伍后希望见到英雄老前辈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当年她们送夫参军、踊跃支前,用鲜血和生命为建立新中国而战斗,现在她们老了,我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彭悦暗自思忖。
1998年,入伍刚两年的彭悦第一次回家乡探亲,无意间从母亲孟令华口中得知家乡“沂蒙六姐妹”的一些近况,萌生了去探望老人的念头。
母女俩立即行动,联系了蒙阴县妇联,在妇联的帮助下,彭悦和母亲来到“沂蒙六姐妹”的家乡,见到了以前“只听过,没见过”的“沂蒙六姐妹”。从此,彭悦与“沂蒙六姐妹”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这18年来,我年年都来看望老人们,她们就像我的亲奶奶。”彭悦告诉记者,每次春节期间回家探亲,她都要去看望奶奶们。母亲孟令华则在每年的中秋节,替女儿来看望。
就这样,陪“沂蒙六姐妹”中健在的老人聊天,为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听老人讲述战争年代的革命故事,成了彭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彭悦也和“沂蒙六姐妹”成了生命中的“忘年交”。
送别,“兵孙女”哭成泪人
2002年,“沂蒙六姐妹”之一的杨桂英老人身患癌症,彭悦为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在医院悉心照顾老人。2004年杨桂英病情恶化,已经神志不清了,但当穿着军装的彭悦来到病房时,老人一眼就认出了她,口中不断重复着彭悦的名字。2015年,彭悦又相继送走了张玉梅、伊廷珍两位老人。
后来,彭悦提干上军校攻读研究生,每年都来看望伊淑英老人,给同学讲“沂蒙六姐妹”拥军支前的故事,班里的同学也纷纷加入关爱“沂蒙六姐妹”的行列,学校还专门组织去看望慰问“沂蒙六姐妹”。“这么多年的感情,她们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样,我每年都会过来,就像走亲戚一样。”彭悦悲痛地说,虽然一直都有通电话,但还是没来得及见伊淑英老人最后一面。“20号下午,我还给伊奶奶的儿子打过电话,问了她的情况。”彭悦告诉记者,听说老人身体挺好的,能吃能喝,心里稍微安心了一点。却没有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伊淑英老人去世的消息。
在送别伊淑英老人的队伍中,彭悦请求跟在队伍最后面,长长的送行队伍穿过街坊邻里的小巷,往村里的坟地走去,彭悦在队伍后面哭成了泪人……
彭悦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心中甚为悲痛。
本版文/片 本报记者 王晓 褚菲菲
新闻推荐
苍松翠柏下的烈士墓庄严静穆,万丈霞光中的英烈亭震撼心灵。每天24小时的陪伴,擦拭墓碑,打扫卫生,修剪苗木,养护花草……家住蒙阴县垛庄镇古泉村的陈立友、陈守军父子,两代接力,60载如一日守护着2865名长...
蒙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