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追梦 铸就“甜蜜事业”——— 记蒙阴县养蜂人王玉宝
春风徐徐,百花盛开。又是一年采蜜时,蒙阴的养蜂人王玉宝开始忙活起来。从18岁开始养蜂到今年63岁,45年的养蜂生涯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蜂王”。
小小蜜蜂承载少年梦想
1971年,王玉宝考上了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同学说养蜂不仅能挣钱,还能走遍大江南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此王玉宝在心里种下了养蜂的梦想。
当时,买两箱蜜蜂要花140元,而家里一年的收入不过800元。虽然父母都反对他的想法,但执着的王玉宝向亲戚借钱买了两箱蜜蜂。可是好景不长,他养的蜜蜂因为周围的花打了农药,全部死掉了。
第二年,王玉宝又四处求援借钱,一次买了四箱蜜蜂。他精心地伺候着这些“宝贝”,不懂的就四处问,从书店买书自己学。一年下来,他养的蜂产了200多斤蜜,收入了200多元。
1973年,王玉宝高中毕业,他又买了四箱蜜蜂,一心一意地养起了蜜蜂。当时,小有名气的养蜂人李盛中正在蒙阴县桃墟镇附近放蜂,王玉宝听说后就找到了他。本来不向外传授技艺的李盛中被王玉宝的诚意打动,同意带他一起去外地放蜂。
放蜂像僧侣修行差点丢了性命
一个小窝棚,简单的吃食,整天和百十箱蜜蜂为伴,哪里有蜜源就赶到哪里。王玉宝说,野外生活像僧侣的修行,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早已离不开这样的生活,“几天不被蜜蜂蜇一下都会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
每年年底,王玉宝远赴广东,迎接春天的到来,然后沿着春天的足迹、顺着花开的方向,像候鸟一样一路向北,从湖南、湖北、安徽、山东到东北三省,千里逐梦。
1978年,王玉宝分到了村里的12箱蜜蜂。经过几年的历练,王玉宝不仅成为技术一流的养蜂高手,而且成了家,有了一儿一女。他却依然过着放蜂生活,每年从南走到北,追赶春天的脚步。
有一次,在回山东的放蜂途中,王玉宝躺在运蜂的火车箱上,为了安全把自己绑在车箱上,突然一阵大雨淋得他浑身湿透冰凉,等火车停下来,皮肤已被水泡得发白发涨;在广东放蜂时,身上没有多少钱了,吃饭都成了问题,当地人给王玉宝送来了吃的,让他渡过了难关;从江苏返程,途经安徽萧县时,运蜂车撞上了路边的大树,他差点丢了性命。
养蜂事业壮大致富不忘乡亲
一年平均走5000多公里的路,辗转过10多个省,30多年的放蜂生涯,王玉宝从一个壮年小伙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双儿女也长大成人。2005年,王玉宝结束了在外放蜂的旅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虽然安居小县,王玉宝的养蜂事业却逐步壮大。他在县城开了蜂蜜专卖店,2008年又成立了深山蜜蜂坊有限公司。学电脑专业的儿子王鹏开起了网店,加入到了他的“甜蜜事业”里来。爷俩一个管着养蜂产蜜,一个在网上打品牌卖蜜。2009年,旺季时每天的销售额才1000多元;2014年,旺季时日销售额平均就能达到5万元,“双十二”促销,一天销售额就达80余万元,一年下来销售蜂蜜600余吨。
王玉宝还组建了蒙阴县宝蜂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全县养蜂人一起致富。如今,蒙阴县已发展蜜蜂2.6万群,年蜂业收入3000余万元。作为山东省养蜂协会副会长、临沂市养蜂协会会长、县里的老科协主任,王玉宝还承担着国家中蜂基地建设任务,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他养的中蜂已经有800余箱,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蜂种群。
记者 丁立国 通讯员 宋国栋 薛军 吕昕
新闻推荐
通过坦埠镇西崖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下东门村112户村民搬迁到新址,腾空的68亩土地进行了高标准复垦,梓河东岸的河滩地也进行了连片开发整理。该村成立众心达果蔬农业合作社,将土地流转到菜农手里,让原...
蒙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