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需要,还是能出力 “出名”后的李保民本色不改,还是那副热心肠

齐鲁晚报 2020-12-28 05:07 大字

◤今年初,李保民驱车20多小时送蔬菜去武汉,路上饿了就啃煎饼,这张图片感动了万千网友。▲面对记者采访,李保民很腼腆。李保民家里的陈设还保持着年初的样子,这一年唯一添置的电器是个电热风扇。

生活里,他依旧是那个不善言辞的质朴汉子。因为疫情期间驱车20多个小时将200吨蔬菜运往武汉的壮举,他成了街坊邻居眼里的名人,出门买菜修车常会被人认出来,性格内向的他多少会有些不自在。他的“名声”还传到了儿子的学校,这让儿子在学校里很是自豪,父子关系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个成名的“副产品”让他很是欣慰。

12月1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再次赶到临沂见到了李保民,时隔十余月,“平民英雄”“山东好人”等荣誉加身,让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让他收获了与以往不同的经历。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田汝晔王开智

李明强孔雪婷

内心变得柔软 记者赶到李保民家中时,他正准备送小儿子涛涛上学。学校离家只有短短几百米的距离,出了家门,父子俩一前一后地走着,李保民的话不多,一直跟在儿子身后。胡同里不断有骑行经过的电动车,他提醒儿子:“靠点边,贴墙走。”不过三五分钟,父子俩便走到了学校门口,跟儿子挥手示意后,李保民又叮嘱儿子:“在学校多注意些,好好上课。”这在其他父子之间再普通不过的场景,李保民今年才实现。

提起儿子,原本腼腆的李保民话也多了一些。小儿子涛涛今年11岁,读五年级,之前去武汉运送物资,李保民就是拿了涛涛的压岁钱当路费的。“虽然我自己没把去武汉当个事儿,但去了之后,确实感受到了孩子对我的一些变化。”李保民告诉记者,他曾经认为,赚钱养家是他最大的责任,总是不停地接活,四处奔波,十几年的长途生涯让他成了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司机。

对他来说,路程长、回家少是常事,他甚至一两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老婆和孩子只能隔着手机屏幕相见,一家人吃顿饭对他来说都无比奢侈。但从武汉运送物资回来后,李保民看到了家庭和孩子的另一面,让他的内心变得柔软了。

2月份,李保民获得了“平民英雄”“山东好人”的奖状,让涛涛对他多了一份尊重和敬佩。“孩子一开始就问我,这个奖状厉不厉害,孩子妈妈当时告诉他这是省里评的奖状,让他也好好学习,多拿奖状。”自那以后,涛涛没事就会偎倚在李保民身边,让他讲讲跑运输的故事,还会关心他什么时间出发和回家,这在以前是极少有的。李保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孩子对我有点依赖的感觉了,我和孩子关系也更亲近了,这也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李保民的事迹传开后,儿子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都知道了他。孩子放学回家后会跟他说:“爸爸,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你了,他们知道你就是我爸爸。”孩子虽然年纪小,不像大人似的那么会表达,但李保民还是能感受到孩子的那份骄傲和自豪。但在李保民心里,自己不过还是个普通的货车司机,他不敢以榜样自居。他不断地告诉儿子,要尊重老师,和同学团结友爱,要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文化水平不高,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就是希望孩子能做个好人。”

“都过去了”

如今,李保民家里的陈设还保持着年初的样子,唯一添置的一件电器就是电热风扇。当初,面对20000元的奖励,生活本不宽裕的他毅然捐出全部奖金。他告诉自己,生活虽难,但绝不能又得荣誉,又拿奖金。现在日子虽然过得清苦,李保民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踏实。

再次提起去武汉运送物资的故事,李保民不断搓着手指,反倒显得局促了些。他反复地告诉记者,这就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自己除了会开车,也没有别的本事。

从前,李保民全国各地跑运输,东北、海南都去过,跑一趟武汉对他来说并不难。当时去武汉时他不假思索地报了名,“我就是觉得出力的机会来了,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特殊时期我也能上阵。”李保民说。

起初,走红让李保民觉得有些意外。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的问候和夸赞,让他特别不好意思,只是一笑而过。不少人通过新闻报道认识了他,出门买菜修车也会被认出来,性格内向的李保民觉得有些不自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不认识人家,人家都认识我”。

有一次,李保民在外面修自行车,修车的师傅一直上下打量他。他还以为车子出了状况,直到修好之后,师傅问了他一句“是不是去过武汉”,才让李保民明白过来。每当被人认出,李保民都会被要求讲讲当时去武汉和捐款的事情,他经常摆摆手说“都过去了”。

“其实大家都是善意的,但咱还是觉得不好意思,我也是普通人做的普通事,能有这个机会做好事,我就得知足。”说这话时,一直不好意思的李保民倒多了一丝坚定。

这股实在劲儿,李保民在工作中也一直保持着。车队需要帮忙装货卸货,他就去搭把手;谁家有事需要临时顶上,他会去开车;谁的车出了故障,他也会出把力帮个忙……

多挣点钱养活家里

今年5月,李保民换了辆新货车,开始跑临沂到青岛的固定线路。对货车司机来说,固定线路意味着货源相对稳定,路程相对轻松,收入高一些,回家的时间也变多了。两百多公里六个小时的车程,两天一个来回,李保民一个月能跑十来趟,这个趟数在他们车队中算是拔尖的。

一路上以车为伴,精力高度集中,饿了就吃两口煎饼,困了就停下来在车上打个盹,疲劳是李保民的常态,可他却从未向家人提起过。长期的运输生涯让他变得沉默寡言,也让他变得更加能干,李保民告诉记者:“咱就是干这个的,只能勤快点把车开好,把货送到,多挣点钱养活家里。”

为人老实、热心肠是妻子杨大粉对丈夫李保民的评价。杨大粉和李保民是同村人,当年别人给牵线介绍时,杨大粉正是看着李保民为人实在、能吃苦,值得托付终生,才毅然嫁给了他。

杨大粉不善言辞,但在丈夫去武汉前默默为他准备了衣物和干粮,“他去武汉只是做了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事,大家夸赞他是因为那句话说到了大家心坎里。”杨大粉如是说。

如今,李保民家住在临沭县城西一栋二层小楼。这栋楼房,是十年前老家房子拆迁后,李保民贷款买下的。结婚后,靠外出打工赚不了多少钱,李保民和妻子尝试搞养殖又赔了钱。有段时间,他每天为还贷款作难,也曾因为还贷压力大晚上睡不着觉。好在后来拿到了大车驾照,干起了长途运输,收入才有所提升,但日子仍旧紧巴巴地过着。

尽管如此,李保民仍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一些人。他告诉记者,父亲在自己年幼时去世,母亲随后改嫁,至今也没能见上一面。自幼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经历,让李保民对那些弱者感同身受。每当碰见路边上的一些可怜人,李保民都会买些面包和水送给他们,“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看出来他们没有劳动能力,也觉得他们可怜。”有时候拉货路上饿了,李保民都不舍得买个面包吃,但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却大方得很。李保民已经不记得自己送过多少次东西,但只要他碰见,就会伸出援手。

在李保民看来,能去武汉出力帮忙,为国家做点贡献,是他的幸运。如今,李保民期待能够继续为社会出份力,“我就是干运输这一行的,别的不会干,也干不好,但只要需要我,我还是能出力。”

新闻推荐

郑山街道三项制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徐淑学李风雷报道本报临沭讯为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升群众安全满意度,临沭县郑山街道对信访矛盾问题早预防、早...

临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