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镇: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奏响新乐章

临沂日报 2020-08-24 10:35 大字

本报讯 (临报融媒记者 孙锐 通讯员 郝会会 王芳)近年来,临沭县青云镇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文化引领,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禀赋,系统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文旅新坐标,让青云美誉度更高。7月28日,位于青云镇境内的临沭亿龙水上风情园正式开园营业。现场人潮涌动,众多游客前来尝鲜体验,掀起临沭消夏之旅新浪潮。

据悉,临沭亿龙水上风情园占地1000余亩。园区内有大型喷泉广场、大冲刺、大型组合滑梯等大型水上游乐项目,夜晚有大型灯光秀演出、电音冲浪、篝火盛宴等,还配备美食餐厅、星级酒店等,是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漂流戏水、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项目。

与亿龙水上风情园相邻的是栗园花海项目。该项目是今年临沭县沿沭河美丽乡村片区“水之线”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286亩,集科普体验、运动休闲、婚纱摄影、亲近自然等元素于一体,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此外,青云镇西部沿沭河片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钟华山景区海拔86米,总面积300亩,现为国家2A级景区。金滩栗海景区,在沭河东岸沿线绵延15公里,板栗面积2万余亩,现为国家级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钟华山景区、金滩栗海景区、临沭亿龙水上风情园及栗园花海,构成了青云镇全域旅游的新主题,进一步彰显了青云文化特色、擦亮了当地文化名片、提升了青云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节会新品牌,让青云向往度更强。依托金滩栗海景区万亩板栗园,2019年10月1日,青云镇举办了“迎国庆,庆丰收”首届板栗采摘节。此次节会充分展现了青云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板栗、地瓜、柳编等特色农业产业,让游客在感受采摘之乐、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感受板栗之乡的无穷魅力。

柳庄柳毅文化庙会也是青云镇节会文化的一个文化品牌。柳庄以柳毅之“柳”而得名,是鲁东南柳文化的发祥地,柳毅创立了柳编技艺,百姓称之为“柳圣”,立庙祭祀,以为纪念。为传承柳编文化,柳庄庙会已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2019年举行了“三月三龙神柳老爷庙会暨首届柳编文化节庆典”。庙会的举办,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推动了青云镇乡村旅游业的大发展,极大提升了青云的向往度。

文产新业态,让群众获得感更实。青云镇是中国柳编之都、杞柳之乡,是中国柳编文化的诞生地。目前,全镇杞柳种植面积2万亩,柳编产业从业人员3万人,柳编企业95家,年柳编工业总产值20亿元,产品畅销欧、亚、非、北美等120个国家和地区,“青云柳编”誉满全球。

近年来,青云镇立足柳编产业这一主体,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自2015年以来,青云镇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电商发展,涌现出了临沭县宜然家具工艺品有限公司、沂蒙村媳妇农家店等一批柳编电商特色销售户和淘宝村,成为全市第一个淘宝镇。全镇有6个村入选阿里巴巴集团淘宝村。2019年,青云镇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电商交易超过2亿元,已帮助全镇32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每年可带动电商产品销售户实现户均增收3万元。

美丽新片区,让群众幸福感更足。近年来,青云镇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改善环境、发展产业、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精心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青云路径”。

着眼于增颜值、提气质,镇里投入资金2260万元,对沿线所有村居主次街道、村庄穿行线进行高标准绿化,栽植银杏、水杉、海棠等高档树种1.5万余株,草花11万棵,对村居所有墙面进行高标准美化彩画。投入资金310万元,安装路沿石6500米,修葺下水道1.6万米,安装路灯366盏,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如今,漫步片区村内,秀美乡村风景如画;村外,万亩栗园飘香,千亩花海争艳,真正实现了田园变公园。

着眼于提内涵,依托片区特有的产业文化资源,建成村史馆、青云柳编馆等展馆4个,依托柳编企业、柳编种植基地,建成柳编体验基地6个,使片区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源泉。

新闻推荐

临沂市抗震设防 工作交流会举行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孙玉光)7月30日,全市抗震设防工作交流会暨临沂国控集团山东建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减隔震检测项目启动仪...

临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沭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