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背我的暖网文《第一次背娘》热传一年,“公号谁转谁10万+”记者对话背娘老人刘俊奇,他说“只要娘需要还会背着她”

济南时报 2018-06-06 14:12 大字

4日,刘俊奇陪84岁的母亲在小区里散步。母亲膝关节不好,他经常陪她下楼走走。 记者王汗冰 摄

刘俊奇扶母亲起身 记者王汗冰 摄

扫 二维码,听读《第一次背娘》原文

6月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二条推出一篇文章,题为《第一次背娘》。4小时阅读量超百万,互动留言超千条,对父母的情感像决堤的洪水,在留言区奔涌。4日晚10点,央视新闻公众号推送这篇文章,当夜即破10万+。5日晚,人民日报公众号又转载了此文。

事实上,这是一篇2017年就被疯转的文章。为何一篇“旧文”,仍具有“谁转谁10万+”的魅力?它的作者是何许人也?

1“谁转谁10万+”,爆款原是“旧文”

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第一次背娘》(以下简称《背娘》)后,阅读量已超过150万。

一篇2000多字的文章,平实朴素,无华丽辞藻,却成为催泪神器。浏览文后留言,有读罢流泪者,转身给父母打电话者,言“子欲养而亲不待”者,为亲娘洗脚者……这些举动,让很多父母在“反常”外感受到一抹温情。还有留言称:“这是我们已经做过的阅读理解题。”

这是哪位情感大V的新作吗?其实,这篇文章去年就曾刷爆朋友圈。能查到的最早的一次推送,推出时间为2017年3月28日。几乎每一次刷屏,都会引发一次“情感崩溃”和“亲情洗礼”。一年时间,有2073个微信公众号转发此文,在新华社、“共产党员”、“国学文化”等微信公众号,当天的点击量就达到100000+。

许多媒体给这篇文章加上了“省委书记含泪推荐”“2017年度最催泪文章”等推荐语。用百度搜索,或打开微信“搜一搜”,会发现这篇文章的媒体来源不胜枚举,不管什么时间转发《背娘》一文,“10万+”都唾手可得。

2作者曾是位厅官,5年前卸任副校长

绝大多数转发中,文章署名都是“刘俊奇”。

刘俊奇是何许人?他在哪里?

有的网文说他是河南大学副校长,有的说他是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细读之后,记者发现文章开始的一处描写,给寻找“刘俊奇”提供了线索——“娘一个人在老家住的时候,因为担心儿女的惦念,总是报喜不报忧,像今天这样主动提出让我回去,还是第一次。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驱车三百多公里,从济南赶到沂蒙山老家。”作者肯定在济南待过。

但,文章开头还交代:“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那一年我53岁,娘72岁。”如若描述属实,背娘一事发生在十多年前,那么刘俊奇现在还在济南吗?

记者决定到山东老年大学探访。6月4日上午,记者找到位于济南市纬三路的山东老年大学,被告知刘俊奇此前是这所学校的副校长,但已退休在家。

在学校宣传教育处兰敏的热情帮助下,记者拿到刘俊奇的联系方式。电话打通后,令人兴奋的是,刘俊奇还住在济南,记者与他相约下午见面。

见面之后访谈才知道,刘俊奇1953年出生于临沂市临沭县白旄公社,曾官至副厅级,5年前已从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任上退休。

至于“河南大学副校长”一说,刘俊奇说,是个美丽的误会。“去年江苏卫视想做一期节目,也把电话打到河南大学了。”

原来,在文章火爆后,江苏卫视的《阅读阅美》栏目想找刘俊奇做期节目。这档阅读类栏目,注重分享美文背后的故事,需要找到作者讲述。

知名演员王丽云的含泪朗读,让现场观众飙泪,也让《背娘》的影响力被荧屏放大。

3 儿的文章不用听,儿孙好媳妇更好

在英雄山脚下的瑞福苑小区,记者见到刘俊奇和他已84岁的老娘张景美。如文章中写的一样,张景美育有两儿三女,刘俊奇是老大。

12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简洁,大方朴素,布艺沙发前的茶几上,摆放着一盘杏。墙上的福字和靠墙的圆桌,烘托出浓郁的温馨氛围。

张景美见到记者,脸上就绽了笑:“先吃俩杏,不酸不倒牙。再说别的!”

张景美不识字。“儿子写您的文章,您知道吗?儿孙们给您读过了吗?”记者问。

“直到半年后才知道。最小的闺女,读给俺听,一边读一边哭。俺不想听,听了心里怪难受。儿子的孝不用听。”张景美从房间里拿出两双新鞋,指着说:“儿孙都好,媳妇更好,这是俺大媳妇前天新买的鞋,让俺夏天穿。”

刘俊奇说,老娘喜欢谝(夸人),逢人就谝儿孙好。4 亲情永远有热度,劝人尽孝不能等

刘俊奇注意到,包括人民日报客户端推荐的版本在内,在这篇文章正文前都有一段“按语”:“第一次背娘的小老弟,你不仅是位大孝子,还真堪称有福也会享。虽然你已经到了五十多,可你毕竟还有位可背的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我想背娘只能在梦乡,只因为娘与我相隔在阴阳……”

刘俊奇说,这几段按语不知是谁添加,但强化了《背娘》的主题,提炼了“劝人尽孝不能等”这一关键角度。

读了这篇文章,读者很容易同刷屏文章《卖米》联系起来。北京大学一名学生14年前所作的《卖米》,为何至今仍然能看哭无数人?刘俊奇说:“亲情是永恒的热点,是永远有热度的话题。”

朴实无华的文字,温暖有力;人间纯真的情感,直逼柔软内心。只要能行动,人人都是背娘人。这就是此类文章的魔力吧,也是持续一年保持“恒温”的内在原因。

3个小时的采访即将结束。下午5点,又到了张景美每天下楼遛弯的时间,刘俊奇陪着去。如今的张景美,膝盖已不疼了,每天能推着折叠小车,上午下午各转俩小时,上午英雄山,下午小区里。

张景美口说“不用陪”,65岁的刘俊奇却紧跟着她。 (记者盖幸福)

●记者手记

唯真情 难抗拒

每读它一遍,都满眼含泪。外面盛夏如火,读罢却一身清凉。

这不是一篇昙花一现的爆款网文,这是一曲每天都有新的感动的心灵独白。它以平铺直叙的真实故事洗涤每一个阅读者的心境。有的学校,甚至已拿它当成模拟考卷上的“阅读理解”。

孝是品德,是个人的事;也是传承,是家庭的事。走进作者刘俊奇的家,里面有两个老人,65岁的他和84岁的娘。听着娘俩的聊天和感悟,感受着浓浓家风的温馨,才知道,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再多,也不及日常里的丰厚悠长;在别人文字里获得的能量再多,也不如实实在在地行动更有力。

唯有孝爱真情,最是难以抵挡。离开这个家庭时,我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希望将这种力量传递出去。(盖幸福)

对话《第一次背娘》作者刘俊奇

当需要来临时谁都会背老娘

在刘俊奇家中的客厅里,济南时报记者与这位爆款网文作者对话,探讨“十年撰文”“简单孝顺”和“好家风”的真实样子。

情蓄十年,文章言真事

记者: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间?创作初衷是什么?

刘俊奇:写成于2017年春节后。写一篇娘的文章,想法是从十多年前背娘后,晚上给娘打电话报平安,她问的一句话开始的。她说:“你的腿、腰没事吧?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背了我一天,心疼死我了……”

当时就想写,但无从下笔。断断续续酝酿十年,想在文中将娘吃过的苦、对兄妹五人的恩写进去。

记者:为何酝酿十年后,突然写成了?

刘俊奇:逼迫着自己写成的。去年是我父亲去世50周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假如有来生》纪念我的父亲。在这个节点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母亲的文章写出来。然后就硬逼迫着自己写出来了。十年中,总在想娘的过去,想一点,就在本子上记一点。

记者:文章里面的细节都是真事吗?

刘俊奇:是的,都是真实的。包括母亲年轻时,用不到80斤的身体,一天挑七十多担水,爬陡坡。那个陡坡现在还在呢。母亲的膝关节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说着,他撩起母亲的裤腿,两腿膝关节比平常人的粗一倍。)

就是想用最真实的事情,纪念母亲。一开始就不是文学创作。

母慈儿孝,家风传四代

记者:您母亲说自己的儿孙都孝顺,自己掉进了福堆里。家庭的孝氛围,是如何建立的?

刘俊奇:在孝敬老人方面,俺娘是我的榜样。我姥娘不到七十岁去世,俺娘把姥爷接到我们家。姥爷在我们家一直住到八十多岁。

在孝敬老人方面,妻子要比我做得好。《背娘》文章传开后,妻子在外面听别人议论,回家问我,怎么不给我看看?她要去手机,一个人在房间里看完,好久才出来。我能看出她哭过,但是她刻意掩饰自己心情,淡淡说了一句:“文章写得好,可是你做得怎么样?”

妻子的潜台词是:你是不是没有我做得好?那一刻,我张口结舌。是的,比起妻子,我真的不如她做得好。

妻子每天早晨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母亲冲一碗蜂蜜鸡蛋花,每天如此。

我女儿给奶奶买好吃的和各种衣物,包括从国外邮购价格不菲的钙片等,她经常像个小孩子依偎在奶奶怀里,逗老人开心。我的大外孙女,上初一,也有模有样地写了一篇《那一次,我真明白了》,感悟家庭之爱,全是真情实感。我的小外孙女叫V宝,还不到两岁,聪明伶俐。每次送我们出门,都喊姥爷姥爷,老奶奶慢点走。这是跟爸爸妈妈学的。

如若需要,儿还要背娘

记者:分析过文章走红的原因吗?

刘俊奇:我一直在思考,不经意的一篇文章,平平常常、许多人都有过的一个“背娘”举动,为什么能够引起这么多关注,引起人们如此的感动、共鸣。

也许,文章让读者突然想起,对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的父母,是否很长时间没有关注他们了?我们遗忘、冷落自己的父母有多久了?

我们想不到如何感恩父母,想不到去表达对父母的爱。许多朋友告诉我,读了这篇文章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父母打电话,搞得父母莫名其妙;然后是请假回家看望老人。有人说回家把这篇文章读给父母听,勾起父母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起当年拉扯子女长大吃的那些苦,一家人泪流满面。

记者:对父母的爱,我们该如何表达?

刘俊奇:陪伴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有心,没有困难。这个世界上,唯有尽孝不能等。不要说等我长大了,等我有钱了,等我有了宽敞的房子,等我买了车……静下心来想一想,在孝敬父母的事情上,在表达对父母的爱方面,我们真的欠账太多。

记者:现在再让您背一下母亲,还背得动吗?

刘俊奇:肯定能背得动,只要母亲需要。相信当需要来临时,人人都会背老娘。

一位网民就留言:今天逛街,我妈说腰疼,我蹲下来说,上来吧!我妈就在那里乐,我说妈,我很认真的好嘛,我也想感受《第一次背娘》……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画面。这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儿子。儿时,娘背我们千百次,今天,我们背娘一次又何妨?(记者盖幸福)

新闻推荐

临沭“刀刃向内”破解执行难

□记者王洪涛实习生张义霞通讯员徐娜报道本报临沭讯记者5月22日从临沭县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临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