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我是聆听哭声的捕蝶人
或许你曾听说过王鼎钧的“人生四部曲”,听他用“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历抗战艰苦,看两岸相隔,述人生悲苦;或许你也曾听过他自命“聆听哭声的捕蝶人”,在黑白人世捕捉华美幻影,写下《碎琉璃》《情人眼》;或许你也曾听过他在黑夜回顾往昔,在人心不古中祈望时间与上帝,写下《活到老,真好》……
他的文字,辞工旨丰,慧美丰赡。他是文学的赤子,年至耄耋,对青年寄予厚望。作家韩少功说:“如果有青年要学写散文,我总是推荐中国台湾散文‘一哥’王鼎钧。《那树》《脚印》《活到老,真好》等堪为传世经典,其积学静水深流,其性情山明水秀,其才华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可读得我一再目瞪口呆。”
王鼎钧,1925年生,山东兰陵县人。幼年因战乱失学从军,1949年流离台北,曾任广播公司编审、报社记者、专栏主笔,1978年寄居纽约,以写作为志业,力学精进七十年不衰。出入各种文体,以散文著称,然不落窠臼,兼采众体、融会贯通,行文气度恢宏、格局阔大、质地厚重。与余光中并誉为中国台湾散文界的“双子星座”,是“五四”以后承继现代散文革新的重要作家之一。
在“人生四部曲”中,王鼎钧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到七十年代。从抗战初期懵懵懂懂的童年(《昨天的云》),写到抗战后期跟着学校迁移的流亡学生(《怒目少年》),而后从军参战、入台(《关山夺路》),最后在台湾三十年从事媒体,体味沉浮(《文学江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时值耄耋之年,将平生作品三大类(杂文、美文、变体)各选代表作辑成本书,交付海内知音。
2020年4月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王鼎钧最新自选集《江河旋律》,集合了他心仪的名篇,也表达了他温柔的心绪,“大江东去,淘尽多少锦心绣口,我临江打捞,这些,希望能为您留下。留下什么呢?留下“人生似江河奔流,悲欣皆为序曲”,留下“我的心是磁铁,你的心是一块铁。有一天,你的心碎了,我把你的心一小块一小块吸过来,再重新组好。”
他说:“我是聆听哭声的捕蝶人。”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闻推荐
■临沂水利风景区专题系列报道 临沂水利风景区建设凸显“水效益”
为有源头活水来农耕时代的压油沟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贫瘠的土地加之生产力低下,让当地人的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上。为改变这...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