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文化 乐了百姓 兰陵:文化“走亲”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本报讯 (临报融媒记者 田学富 通讯员 李桂东 孔维克)“十九大精神放光芒,照得人人心里亮。鼓足干劲往前闯,再苦再累也要闯。人民生活达小康,打造美丽新兰陵。”7月26日晚,南桥镇大李沟村小学的广场上流光溢彩、热闹非凡,来自兰陵镇的百姓剧团来到这里开展文化“走亲”,带来了他们精心编排的曲目。
虽说是民间艺术团,可这些业余演员的节目一点儿也不差。说快书、敲锣鼓、唱大戏,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瞬间燃爆现场,引得掌声笑语不断。今年63岁的赵大爷在接受采访时乐呵呵地说:“兄弟乡镇带来的文艺节目形式很好看啊,表演得很专业、很精彩,多长时间都没见过这么好的节目了。”
为了准备好这次的文化“走亲”活动,兰陵镇百姓剧团的26名团员早早地编排了精彩的节目。“考虑到受众群体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我们剧团主要准备的都是传统老曲艺,更加符合老年人口味。”剧团团长张士才介绍说。
老曲新唱,更要唱出新时代特色。“结合当前咱们国家的政策,又排练了一些新的小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这些政策能够深入人心。”剧团精心编排的柳琴戏《环卫园丁》讲述了农村一位妇女经常在马路上乱丢垃圾,在环卫工人的教育下,这位妇女不仅改变了乱丢垃圾的陋习,还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去。“通过柳琴戏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新元素,帮助群众把积极向上的好习惯养起来,这是我们文化走亲的目的。”张士才说。
文化“走亲”,这种“送出去+走进来”的对外交流方式,也成为兰陵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相互碰撞、自我充电的好方法。“我们边演出边收集群众意见,同时通过和当地剧团的交流,也能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丰富自身、突破自身。”
近年来,兰陵县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兰陵县委宣传部和兰陵县文旅局顺应潮流,提出了文化“走亲”这一独特的文化交流形式。文化“走亲”已成为兰陵县农村的文化地标和农民的精神家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培育文明乡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文化“走亲”已经走向了兰陵各地,逐渐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成为了兰陵各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基层文化走亲,不仅走“活”了文化,也走“乐”了百姓。
“兰陵县内各乡镇地缘相近、生态相类、人文相亲。用‘文化走亲’的民间‘柔性’力量推进全县区域协同,产生联动更强的向心力,同时也能让悠久的兰陵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兰陵县文旅局副局长王景堂告诉记者,这是兰陵县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文化供给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创新,通过文化“走亲”这种形式有效促进全县各乡镇文化特色的提升,增强群众对家乡文化的自信。
文化“走亲”,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逐渐从台下观众变为台上主角。品味文化的心情、参与文化的热情、培育文化的激情……记者看到,表演者和观众的脸上,显露着一个词:幸福感。而文化“走亲”,汲取了基层生产生活中的文化营养,在“走亲串门”的城乡碰撞中使文化得以互补优化。
文化“走亲”,如同一颗颗文化种子,结合兰陵县“文化惠民”工程,深植辖区各乡镇的文化土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接下来,兰陵县还将在活动交流形式、内容和广度上进行多方位策划、完善,力争为群众送去艺术盛宴的同时,也用文化“走亲”的形式让全县群众“亲如一家”。
新闻推荐
保民生、保安全、保重点、保稳定 兰陵供电全力保障重要用户电力供应
□辛涛国网临沂市兰陵县供电公司按照“保民生、保安全、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全县居民生活用电...
兰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