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头雁引领群雁齐飞 “四雁”工程吹响兰陵乡村振兴冲锋号

农村大众报 2019-05-31 15:07 大字

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左一)与工作人员探讨农业公园发展思路。

兰陵“鸿雁”谢平成。

去年以来,兰陵县坚持正向激励、搭建平台、扶持培育相结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四雁工程”,即启动实施以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核心的“头雁工程”、以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归雁工程”、以培养本土人才为核心的“鸿雁工程”、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为核心的“雁阵工程”,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吹响了兰陵乡村振兴的冲锋号。

“18勇士”下乡村,

拓宽村支书任用渠道

5月23日,兰陵县矿坑镇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倪伟正在指挥村里危房改造工程。这一天最高温到了36度,他身上却依然穿着长袖。“已经两周没回过家了,村里没有短袖衣服,先凑合着穿。来村里已经晒黑了不少,穿长袖正好还防晒。”倪伟说。

眼前肤色黝黑的倪伟,是兰陵县委党校教务处主任,一名副科级的机关干部。去年12月,兰陵县结合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公开考选18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倪伟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今年年初,倪伟正式到村报到,到现在已经整整五个月。“五个月的工作总结下来就是汗水和泪水。”倪伟说,“挑出来的村都是各个乡镇比较薄弱的村,条件比较艰苦,村里问题也很多,人家都叫我们这一批人是‘18勇士’。我们都是跨乡镇跨村任职,对村庄需要慢慢了解,但既然来了,就不能怕得罪人,就要真给老百姓办实事儿。”

兰陵的“四雁”工程始于“头雁”。“‘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党支部。’一只\‘领头雁’,可以改变一个村。打破常规,选拔一批愿做事、能干事的村党支部书记到县、乡镇挂职,能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临沂市委常委、兰陵县委书记任刚说。

为了让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头雁”工程在村支部书记的选任上,创新推出“1+X”选人机制,打破“本村选、选本村”的管理,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干实事的人投身到农村中去。

今年2月,兰陵县从退休军官、公益性岗位中退役军人、自由职业退役军人中遴选15人,成为村党支部书记。近期,兰陵县委组织部又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鸿雁”“归雁”人才进行专题调研,从中选任村党支部书记,着力拓宽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渠道。目前,兰陵县共有203名复退军人、92名“鸿雁”乡土人才、43名各级机关干部(其中脱产20名)、19名“归雁”人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这两天,向城镇徐皇路村刚刚完成了3000亩土地的流转,徐皇路村党支部书记徐振东正在忙着量地划片,规划项目。徐振东是一名“归雁”村支书。当年怀揣300元钱,只身闯荡上海的徐振东,经过十多年努力拼搏,成就了一番事业。如今他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创办合作社,建起住宅楼,完善村庄的绿化美化及道路硬化工程。

“建大棚时,我们村种植传统农作物,一年收入1000块钱。现在我们收入翻了好几倍,一亩地一年能收入1万块钱。合作社现在规模达到3200亩,有425户社员,人年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徐振东说,下一步村里将建设老年公寓,集中供养孤寡老人及70岁以上的老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还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带着周围的村一起致富。

徐振东这个村支部书记不仅得到了村民的称赞,还得到了兰陵县委的肯定。就在上个月,徐振东和其他3位村支部书记挂职所在乡镇经济副乡镇长,办理了挂职手续。

支部不硬,诸事不成。在任刚看来,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头雁”队伍,重在激励,要让更多的村支部书记看到前途。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挂职兰陵县委常委,这就是在政治待遇上打通上升通道的“天花板”。在收入方面,兰陵县还出台了补贴报酬、绩效奖励、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政策。

“兰陵县财力非常紧张,但县委县政府还是想方设法挤出了2500万元资金,来保障‘头雁’工程的实施。除了任职年限补贴外,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每年最高能拿到41000元。经济待遇的提高,能够极大缓解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经济压力,同时进一步增强岗位吸引力。”兰陵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新华说。

激励的同时,兰陵县也对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进行了严格约束。5月初,兰陵县委决定,对乡镇(街道)、经开区书记抓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实行季度述职报告考核制度。全年每个季度末进行一次,将邀请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每位书记的工作述职进行打分,记入考核档案,年底累计考核,对得分最后一名的乡镇党委书记免职。

引返乡人才“归雁”,

育本土人才“鸿雁”

“四雁”工程的政策红利,不仅让村党支部书记干劲十足,更是吸引了众多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在兰陵县矿坑镇兴龙社区湖子峪村,有一处榛子种植示范基地。出生于这片土地的李金鹏,放弃了待遇丰厚的工作,回到家乡发展榛子种植特色产业。“我流转了500亩岭地栽上了榛子树,打算明年再流转500亩,打造千亩榛子示范基地。”李金鹏说。

待这批榛子树苗试种成功后,李金鹏还准备在周边村庄进行大面积推广,成立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打造以林下经济、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为一体的农旅项目,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带贫效果。

像李金鹏这样的“归雁”在兰陵还有很多,常年在外从事蔬菜运销的更是达到30多万人。兰陵县着力加强与在外人才的联络沟通,增进互信了解,激发他们关注家乡、热爱家乡之情,积极引导有回乡发展意愿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工作者、行业知名人士、成功企业家等返乡创业,把原本本地人力大量“外流”的劣势转化为在外人才积极“回流”的优势,使“归雁”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江浙创业的魏麟回到家乡,带领村民考察市场,成立合作社,种植白菊花,成为带领老百姓致富的“归雁”。“菊花产业有发展的空间,村里流转土地600亩,建成现代化的产业园。”芦柞镇圩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魏麟说,“资金的缺口,有各大银行为我们‘归雁’优先提供贷款支持。园区的手续,也有县政府一对一帮扶,少跑弯路,也能让我们甩开膀子使劲干。”

目前,在芦柞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1200亩菊花基地正在建设中,计划投资2亿元。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600万元,建设33个智能温室大棚种植日本幽香菊花。现在,绿油油的菊花苗正在茁壮生长。魏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棚种8万株菊花,每株保留两朵花盘,每朵花的收购价是0.6元,算下来一个棚一茬就能卖到10万元,这种菊花一年种植两茬,两茬能卖到20多万元。

产业支撑,安居为先。在让村民富起来的同时,魏麟还积极带领村“两委”班子实施新农村建设,让乡村美起来。2016年,圩子村就开始了旧村改造,新建楼房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格局、统一样式,并配备天然气、地暖等设施。

除了返乡“归雁”,兰陵“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同样重要。兰陵县磨山镇西疃社区牧森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成林,就是从养鸡“门外汉”一步步发展成为养鸡专业户的。这个养鸡场,没有印象中的脏乱差,鸡舍喂料、饮水、集蛋、清粪等工序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为了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一支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队伍,兰陵县出台了对本土人才的激励机制。每年,从种植高手、养殖能手、经营好手等当地各类人才中选拔出100名“鸿雁”,通过每年5000元的岗位津贴、到省内外高等院校进行主题培训、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列为基层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等举措,激励他们加快成长成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雁阵齐飞,

乡村振兴“大合唱”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真是太高兴了。”捧着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的孔德成,脸上乐开了花。

孔德成是兰陵德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自1996年中专毕业之后,就一直致力于绿色无公害农资的推广和应用。2016年10月,在长城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召唤下,德成农业作为农业重点项目正式入驻长城镇李宅村。完成流转土地、修路、架电、通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后,德成农业建起了一处占地1400亩的农业产业园。

一半的土地都被孔德成种上了猕猴桃,孔德成有一套自己的种法:新流转的土地要经过半年的养地、冻土后方允许种植果苗,果苗养护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科学灌溉,并有意识地“养草”。这样的做法引发了老庄户们的质疑:“这是在种果树还是荒废地啊?哪有这样种地的,草长得比人都高。”

“第一年种的里边有20亩的两年猕猴桃苗,去年结果一万斤。在朋友圈里按五块钱一个卖的,全都抢光了。”孔德成说,初获成效的德成农业引发了周边群众的围观,入园学习、电话咨询的种植户络绎不绝。

这时候,长城镇党委正大力倡导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孔德成跟李宅村党支部书记李辉龙一拍即合,在村里成立了李宅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2户,土地267亩。合作社实行“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农资、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采摘收获、统一产品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的“八统一”管理模式,每亩地能降低生产成本20%以上,让群众切实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实现收益后,根据合作社章程,按照农户92%,合作社4%,村委4%的固定比例进行分红。

“有些外地的商超想采购我们的产品,但现在产量还达不到,主要以电商平台为主,等明年产量上来之后,准备发展订单农业,再做一个猕猴桃采摘节,把李宅村建成猕猴桃种植特色产业村。”孔德成说。

按照“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分步实施、逐步展开”的工作思路,去年9月,长城镇在付村、居村、城南、沙园、李宅等6个村先行试点“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这一模式。随后全面铺开,截至目前,长城镇共有46个村完成合作社发起创办,吸收社员近3000户,流转土地8000余亩。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镇共新增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5个(约2100余亩),其中猕猴桃种植基地6个,蔬菜大棚种植基地9个,葡萄种植基地1个,秋月梨种植基地1个,良种培育基地3个,订单种植基地3个,苗木种植基地2个。

“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是兰陵“雁阵”工程的一个缩影,为了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兰陵县在财政支持、信贷扶持、项目倾斜、服务环境等方面出台了政策。

1978年出生的郭军见是兰陵县向城镇东村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他种过地、卖过农资、开过矿、搞过蔬菜运输。2010年,郭军见创办了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种苗繁育服务。

据统计,合作社平均每天收购入社群众交售的各类蔬菜300多吨,平均每亩增收500元,入社群众年均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郭军见始终认为,自己富了不算什么,能让周边群众分享合作社发展的成果才是他一直考虑的问题。为此,他购买了10台技术服务专车,每天带领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棚面对面地进行指导,真正做到“种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

乡村人才面广量大,兰陵县“四雁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出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势和作用。据了解,“四雁工程”实施以来,已培养“头雁”市、县典型60名、“归雁”落地开工项目78个、“鸿雁”100名、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298家,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0.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400余元。

新闻推荐

临沂市党政考察团来东营市考察

本报讯5月23日,临沂市委副书记郑德雁率临沂市党政考察团来东营市参观考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润国,市政协副主席田青云陪...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