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向旧习俗“开刀”
为引导广大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和遏制不良习俗,兰陵县深入开展了简化白事办事流程活动,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转变。
前不久,兰陵县庄坞镇前銮墩村刚刚举行了一场追悼会,既没有震耳欲聋的唢呐声,也没有长长的出殡队伍。丧事一切从简,村民们戴白花、鞠躬默哀、播放哀乐,用追悼会的形式,寄托哀思,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他家里人主动联系我,要开追悼会。我们向政府汇报后,第二天就把追悼会开起来了。”村主任张国告诉笔者,现在的白事办理没有过去那么多流程,“党委政府给我们开完会以后,我们回到村里就和老党员、村民代表以及红白理事会总管进行了协商,追悼会由我主持,介绍生平,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很支持”。
兰陵县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该县1024个自然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将村里德高望重、群众威信高、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充实到理事会中来,由红白理事会全权负责每家的红白事,让群众省力省钱省心。
“县里制定移风易俗工作指导标准,各乡镇以县里制定的指导标准为参照,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全面建立操作性强的简办新办标准,并认真抓好落实。按照规定要求,婚事上婚车一律不超过6辆、设宴一般不超过10菜一汤;丧事上骨灰盒直接入土、用音响取代吹鼓手,仅取消棺材、吹鼓手两项,就可减轻群众负担1万元左右。”兰陵县文明办工作人员王海玲介绍。同时,推动有条件的村居建设红白事服务场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向旧习俗“开刀”,兰陵人的观念越变越新。针对原来丧事流程复杂、周期长、花费多等情况,兰陵县破除陈规陋习,大力推广“用村‘两委’人员主持召开追悼会形式代替泼汤、路祭等繁杂丧事”的办事流程。追悼会模式简化了流程、缩短了时间,真正让老百姓省心、省时、省力、省钱。
风气正了,人心也更齐。革除了相互攀比、大肆操办的陈规陋习后,爱老敬老、厚养薄葬的理念自然也就蔚然成风。“现在实行移风易俗,社员群众都很满意,又简单又省钱,还不铺张浪费,现在老百姓观念都转变了,都知道在老人生前好好的孝敬他们”。村民张福山说。
“过去我县死亡人口基本上全部使用二次装棺,‘火葬+土葬’模式不仅给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破坏土地严重,将棺材葬入他人承包地还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今年以来,全县狠抓殡葬改革,通过推行丧事简办,每例丧事可为群众节省资金2万元左右,大操大办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王海玲说。
兰陵县把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作为解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治本之策。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打造了向城镇卜家楼村、神山镇青竹山西村、矿坑镇后立庄村、长城镇付瓦新村等一批典型村,形成了可供复制的模板。目前,该县已建成公益性公墓72处。
兰陵县在取消装棺再葬,推行骨灰盒直接入土的同时,先后对无照经营的96户花圈寿衣店、86户棺材店进行了依法取缔,对60多具棺材和300余件纸牛、纸马、纸别墅等大型封建迷信用品进行了销毁。该县鼓励吹鼓手进行转型,兰陵镇瑞福苑农民剧团吸纳2名职业哭灵人员参与移风易俗巡回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兰陵县积极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文化墙、农村广播“村村响”、“文明家庭”评选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该县拍摄了“移风易俗树新风”微电影《跟风记》《坚守出来的好风气》,柳琴戏《要彩礼》、挖掘整理了《墙头记》等一批传统剧目,通过在各乡镇进行巡回演出取得了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良好效果。
冯磊 孔维克
新闻推荐
兰陵讯近年来,卞庄街道人大工委切实加强驻街道人大代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有效促进街道经...
兰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