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村腾飞 争做全国乡村振兴排头兵

鲁南商报 2018-11-23 11:49 大字

19年前,这里是一个村集体负债380万元、人心涣散、破败混乱的落后村;如今,这里是一个总产值达2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5万元的小康村。

代村,争做全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代村的蝶变,是沂蒙精神在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19年来,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优良传统和敢为人先、开拓奋进思想意识的引领下,代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上图为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走进老年公寓,和老人们拉家常。大图为代村村民赵景存在农业公园为蔬菜造型“补妆”,月收入3000元左右。

19年前,这里是一个村集体负债380万元、人心涣散、破败混乱的落后村;如今,这里是一个总产值达2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5万元的小康村。

代村,争做全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代村的蝶变,是沂蒙精神在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19年来,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优良传统和敢为人先、开拓奋进思想意识的引领下,代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做好土地文章让土地为老百姓“生金流银”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上世纪90年代,代村经济落后,村集体负债380万元,干群关系紧张,村民屡屡上访。其中,土地分配不均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这也是1999年初,新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传喜上任伊始,面对的“三座大山”之一。

原来,从1982年村里土地分配到户,此后的十几年,村里的土地分配并没有随着村民们出生、去世和嫁娶而调整,导致土地分配不公。“有的家庭一口人两三亩地,有的家庭一口人才四五分地。”81岁的王保成老人回忆起,那时村民们牢骚满腹。

“分配不公,那就重新分配。”王传喜拍了板,代村村支两委下定决心。重新分配,让地多的往外拿地,谈何容易?村民起初不理解,骂声、飞石、恐吓信四起。

2000年夏,王传喜带领村干部一边反复研究土地调整方案,也积极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

“前一天晚上打了桩,第二天早上就被村民拔掉。”王传喜说,土地调整期间,村干部和村民小组成员吃住都在地里,半夜也要看护好木桩,以防有人搞破坏。近万个木桩竖起来了,土地调整步入正轨。一户两块田,一块好点的,一块差点的,所有村民抓阄选地,公开公正公平。

土地的事解决了,老百姓信服了。可王传喜还想在土地上再做文章。

代村位于兰陵县城的西南部,对于一个城郊村来说,建沿街商铺出租或者出售,都会增加村集体的收入,然而代村没有走这条路子。在代村人看来,土地是最值钱的东西,不仅要保护村里的土地不被城镇化淹没,而且要让这些土地为老百姓“生金流银”。

2002年代村进行产业规划;2005年实行集体经营。“在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原则下,村集体一次性拿出了3000亩土地搞集体经营。”王传喜解释说,确权确股不确地,就是村民有土地权利,有收益,但不确定土地的位置,并且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村民的生老病死进行调整。

2008年,代村与比邻5个村的2200多家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7000亩,再加上国营农场2万亩土地,形成了3万亩土地的规模。正是这3万亩土地,奠定了代村打好翻身仗的基础,代村人逐渐过上了“靠地生活”的好日子。

壮大集体经济,全村总产值高达26亿元

念好土地经,老百姓信服。王传喜说,土地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谋生存的载体,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可如何真正地让土地“生金流银”?“流转大片土地,发展现代农业。”从2005年,代村开始探索规模化经营。王传喜请来了省市的专家,依据代村毗邻城区的特点规划了种植区、养殖区、加工区、商贸区、生态庭院区和村庄整体绿化网,在不同区域设有花卉园、果园、蔬菜园、良种示范园、农业观光园和全民健身乐园。同时,他们还养奶牛、养猪、养水貂、养鱼,还建立了配套的饲料厂。

2007年,代村请山东旅游规划设计院设计了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集农业科技示范、种苗培育组培、产业孵化合、休闲农业于一体的乡村联合体。目前,已有10家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200余个种养大户入园经营,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14个。

2012年,经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同意,全国第一个“国家农业公园”试点落户代村,这一项目总面积2万亩,投资10亿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以农耕文化、农事体验为主的设施,增加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元素,培育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柱产业。

依托国家农业公园,从2013年首届中国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开始,代村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

2015年,建设了4万平方米“沂蒙老街”,集观赏游览、体验农艺、购物为一体。

2017年以来,建设了3万平方米临沂农展馆;新建辉煌中国馆、幸福家园馆、中国知青村“两馆一村”等。

地处城乡接合部,代村又规划建设了代村商城。如今,代村商城占地面积800余亩,成为兰陵县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进驻经营户2000多家,年交易额60多亿元,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4000多万元。

多年来,代村选择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集体与个人同步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2017年全村总产值达到26亿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5万元,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

经营一个家,“让老百姓过舒心日子”

“代村是老百姓共同的家,集体经济增收,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舒心的日子,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王传喜说,2015年代村完成了整村旧村改造,新建住宅楼65栋。以成品房500元每平方米的低价进行安置,让大部分村民拆了旧房住上新房子,而且手中还能剩余一部分旧房子的补偿款。

年轻人住进了新楼房,60岁以上老人则住进了基本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老年公寓”。

今年73岁的贾利敏,老家淄博。1995年小女儿从老家嫁到代村,出嫁的前一天正逢下雨,车子陷进了村里的泥坑里。“车子走不动,下车满脚泥。”贾利敏对代村的印象糟透了。让她想不到的是,1998年定居代村后,她的幸福晚年生活拉开序幕。“住得舒心,环境也好,心情自然也好了。”和代村的老年人一样,贾利敏也拎包入住了老年公寓。

“不仅日子过得舒心了,而且觉得更有尊严了。”77岁的李学全老人平时练练书法、钓鱼,向村办报纸投稿,日子轻松愉悦。“老年人们凑在一起,从来也没听谁乱说闲话、搬弄是非,大家凑在一起就拉拉那些好政策、好路子,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他说。

在代村,自2005年起,村民基本生活食品由村集体统一无偿配供;60岁以上老年人分年龄段、按月享受“老年优待金”;60岁以上老人住进村集体提供基本生活设施的“老年公寓”。村里为所有村民出资参加“新农合”“新农保”。村集体为所有孩子从上小学到念大学发放数额不等的“助学金”“奖学金”,大学生的奖学金从1万到5万不等。“绿树掩映小洋楼,空气清新人长寿,使用燃气新能源,文明卫生又方便,条条大路通家园,乡村胜似城里面。”这个顺口溜道出了代村老百姓的心声。

未来十年,代村有了新的发展规划——— 兰陵新农人培训中心、印象兰陵项目、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市场、教育综合体、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园区等一大批新项目正在筹划或已开工建设。“对于代村来说,迎来了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生态优先,沿着绿色发展的路子走下去。”王传喜说。

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轿车失控撞护栏后起火 消防紧急扑救

本报11月2日讯(记者赵泽军通讯员赵铭浩)11月1日凌晨00时52分,临沂消防支队兰陵大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兰陵县卞庄镇东埝头...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