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进贫困村系列报道之八 水池村:脱贫攻坚“三步走” 步步更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眉山日报 2017-04-06 10:22 大字
唐刚(左二)和村干部在吕宗文家里谈心。

家里圈舍满满,家外土地流转……在仁寿县曲江镇水池村,脱贫攻坚的号角早已吹响,不等不靠的精神在贫困户之间传递,朝气蓬勃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据悉,由市国保局、仁寿县公安局对口联系帮扶的水池村共有33户贫困户,其中2015年脱贫10户,2016年脱贫15户,其余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脱贫。

走家串户摸清底

因户施策助脱贫

3月22日,水池村3组脱贫户李菊芳在院坝里忙着喂养一群新买的小鹅。李菊芳把家里收拾得干净而整洁,年前家里还新添了一张餐桌。“去年养了90只蛋鸡,收益挺不错,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李菊芳说,多亏了“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们的支持鼓励,自己才有信心和动力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

“带着满腔热情来到村里,但一开始我穿的警服却让老百姓觉得‘奇怪\’。”2015年脱贫攻坚启动工作开展以来,仁寿县公安局方家派出所副所长唐刚成为水池村“第一书记”。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村民的艰辛,在群众的质疑声中反思自身,唐刚的前期工作开展得十分艰辛。但他没有气馁,快速调整心态,进入角色,积极与村两委配合商讨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工作制度,在全村开展入户调研工作,认真摸清家底,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产业就业发展、移民搬迁、低保兜底和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为水池村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水池村一户一策发展养殖业,已向困难户免费发放种鸡1000余只;积极帮助困难学生,为符合条件的4名困难大学生争取助学金14000元;在仁寿县公安局党委的关心帮助下投资3万余元为贫困户何少云、潘述芝翻修房屋……一项项惠民措施,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打牢基础引产业

解决困难再致富

“2016年,水池村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下引进产业项目资金200余万元,争取投资20余万元新建文化广场项目(在建中)。”唐刚说,水池村要脱贫、要发展,首先就必须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为村民脱贫致富打好基础。

解决用电困难。在县公安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新增了1台价值18万元的变压器,更换了1台100KV变压器。

解决出行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加宽村道1.6公里,投资6万元维修村道600米,为老百姓出行提供方便,为农产品进出便捷了交通。

解决通信难。积极联系业务部门,争取项目新建移动基站一座,彻底解决群众通信难的问题。

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计划新建2口山坪塘,预计可蓄水7000立方米,切实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困难解决了,村两委班子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曲江镇组织水池村两委到脱贫攻坚做得好的乡镇学习、取经,将他们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带回水池村,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土地流转为契机

描绘蓝图盼未来

3月22日上午9点,水池村6组贫困户吕宗文赶完场回家,提着刚买的新鲜猪肉,打算中午做回锅肉。“最近正在整修老房子,准备等新的120只鸡仔到了以后改成鸡舍。”吕宗文算了一下账,2017年预计养鸡收入可达5000元,他平时帮别人管理鱼塘每月能收入1500元,农闲时可以去村上引进的公司里干活,一天有65元的收入,他相信自己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为摘掉贫困的帽子,水池村决定借鉴其他乡镇土地流转成功的模式。2016年3月,水池村与仁寿县逸树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实现土地流转2300余亩,涉及村民593户。土地流转后,村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不仅可以收取土地流转的租金,而且还能就近在公司务工,既能赚钱又能兼顾家庭。

在曲江镇党委的指导下,该公司准备在山上种植生态瓜果,在田里种植生态大米。目前,山上已推挖出6米宽的观光大道10余公里,田间两公里的作业道已基本形成。村两委安排了两名退休老村干部帮助公司搞管理,负责协调村里的相关事项。

“不仅希望他们能脱贫,还希望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唐刚说,水池村村民正在实现“几个转变”,全村鼓励11户村民向城镇居民转变,18户村民向产业工人转变,4户村民向农业业主转变,崭新的生活正在开始。

新闻推荐

鲁城中学启动“书香校园”建设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近日,兰陵县鲁城中学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建书香校园,育文化新人”阅读会议精神,在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基础上,正式启动了“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启动仪式上,学校领导为学生家长发放了字...

兰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