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脉相承的两座兰陵书院

齐鲁晚报 2016-11-20 00:00 大字

□郑学富

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兰陵书院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的。但是追溯其源头,兰陵书院在春秋时就已有之。由于在历史上,无论管理体制如何变化交替,台儿庄与兰陵一直同处于一个县治,所以笔者认为,清朝时的兰陵书院与春秋时的兰陵书院是有渊源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兰陵书院始建于春秋末期,创建者为鲁国高柴。高柴出生于公元前521年,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孔子认为他憨直忠厚。高柴曾做官于鲁国、卫国;教书于陈国的太康、商水、杞县,鲁国的兰陵以及楚国。高柴在兰陵游学期间,创办了兰陵书院,教授弟子,传播仲尼之道。高柴离开兰陵后,其子高魁继续执掌兰陵书院。兰陵出过不少鸿儒经师、历史名人,无不与兰陵书院的教化有关。

之所以说清朝的兰陵书院与春秋时期的兰陵书院一脉相承,是因为台儿庄与兰陵颇有渊源,古代同属兰陵邑。秦汉时期,台儿庄是兰陵镇的一个小村落。明朝万历之后,京杭大运河避黄改道经过台儿庄,随着漕运的兴起,台儿庄逐渐发达起来。到了康乾盛世,无论是城镇规模、经济发展还是人口,台儿庄都远远超过了兰陵。两地同属峄县,此时的兰陵书院有名无实,知县张玉树将兰陵书院迁建到台儿庄已成自然之事,其目的是借助台儿庄的巨商富贾繁荣发展兰陵书院。

张玉树,在乾隆四十年前后任峄县知县。张玉树学识渊博,胆识过人。据《峄县志》记载:“公(即张玉树)识量尤伟,通晓情伪,铲除奸蠹,胥吏皆敛手不敢为非。”张玉树注重教育文化工作,时常巡视乡村学校私塾,对那些勤奋教书,通晓文章,讲大义识大体者,当面嘉奖鼓励。由于他奖罚严明,全县士儒形成了良好风尚。

张玉树认为台儿庄乃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如不在此建立学堂、设坛授教,真是美中不足。张玉树查阅好多史料,访问好多名人,都说峄县治下古时有一座书院,名曰“兰陵书院”。张玉树认为此名甚佳,便采纳了文士意见,在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划拨资金在台儿庄的东门里建了一处书院,名为“兰陵书院”,并制定了一些规定条文,选派县内十多位著名士绅为董事,管理书院的经费、地基、文契等一切账目,建章立制非常完备。次年立碑并撰写《兰陵书院董事碑记》,其中说“台儿庄新建兰陵书院,为教育人才之地”。

张玉树兴建兰陵书院后,又历经三次修缮,即嘉庆二十年的知县张涛、道光二十年的知县张梦琪、咸丰元年的知县朱彦华分别进行了大规模重修。这之后,兰陵书院具备了相当规模。据《峄县志》载:“中为讲堂三间,东西厢各五间,二门楼一间,大门楼一间。门之内草房六间,以居学役。讲堂之北,复楼其后轩,以为燕息之所。”后来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八年(1858年)秋,捻军首领张乐行、刘天福探知峄县台儿庄富饶,为筹集军饷,率军数万直取台儿庄,守军弃城而逃。这以后,县府银库再也没有经费拨付书院,好在台儿庄的士绅富贾积极捐款输资,书院得以正常运转,没有废弃。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王贻哲奉札改兰陵书院为校士馆,是年秋,又禀告申请在兰陵书院设立小学堂。到戊戌变法维新失败,仍然以兰陵书院之名延续二十余年,直到北伐战争后,又以学校、学堂名义保留。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爆发,繁荣富庶的台儿庄变为一片废墟,兰陵书院也未能幸免。抗战胜利后,1946年著名乡绅孙业洪积极筹资,在兰陵书院原址创立私立学校,取名“胜利中学”。不久,国共内战爆发,淮海战役前夕孙业洪携胜利中学学生南迁,后辗转到台湾。这批学生大多成为宝岛才俊,如金门警备区司令、中将马云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郁化青,著名油画家金哲夫,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等蜚声海峡两岸。

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地区成立兰陵县,县政府驻地设在台儿庄。1952年10月,临沂专署在“泰山庙”旧址创立“山东兰陵中学”。1953年迁至兰陵书院旧址,后几经更名,就是现在的枣庄二中。

新闻推荐

同时也盛产颜色各异的页岩。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该镇就地取材,用页岩石片装饰乡村街道,绘制寓言故事和祥瑞图案,走在街头巷尾能感受到浓浓的“山区”风情。 (宋梅 摄

兰陵县鲁城镇是有名的山区、库区镇,以盛产铁矿闻名,同时也盛产颜色各异的页岩。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该镇就地取材,用页岩石片装饰乡村街道,绘制寓言故事和祥瑞图案,走在街头巷尾能感受到浓浓的“山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