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Ο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
赵德发
写作方面,我还是见缝插针,炮制一些短的。我在1980年上半年的投稿纪录共有十次,体裁有小说、诗歌、杂文三种。有两件收到退稿,其余几件如泥牛入海。其中一篇500字的杂文,题目叫《伏莽观斗虎、武松打不死虎之类》,我于4月初投给《人民日报》,等了近两个月没有回音,我又改投《大众日报》。
有稿子投去,我每天必看此报。看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经历一回失望。当7月7日的《大众日报》送到联中,我在第四版“文化生活”栏目突然看到了“赵德发”三个字。那篇杂文在左上方,用花边圈起,题目改为《从两则故事谈起》。
我惊喜莫名,心跳加快,晕乎乎地如醉酒一般。这是我萌生当作家的念头之后,业余写作十个月,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呀!
几天后,我接到了一张汇款单,上面注明:稿费五元。我想让同事们分享喜悦,立即去供销社中心店买了五块钱的糖块,回到学校,分发给所有的老师。
暑假后开学,古城联中的新教室全部装修完毕,安好门窗。四个初中班的学生,欢天喜地坐了进去。
八月中旬的一天,管理区电话员过来告诉我,公社党委让我去一趟。我以为是开会,就骑车去了。到了那里,秘书石振礼把我领到组织委员葛维京的屋里。老葛与我握握手,笑道:“小赵,从今天起,你跟着我干。”
我不知他为何这么说,他拿出一个红头文件让我看。那是莒南县委组织部给相沟公社党委的任命书,内容是让我担任党委组织干事。
老葛对我讲,组织干事周学义被调到县委组织部,公社党委决定,并报县委组织部批准,由你接任。他向我介绍了组织干事的职责,强调了这个岗位的重要性,让我好好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接着,就让我开始干活,整理一份材料上报县委。
下午我回家住下,向父亲说了这事。他说,组织部门可不简单,提拔干部,发展党员,权力可大了。他问我:这件事你早不知道?我摇摇头说:不知道。他说:组织部门,真能保密。
后来我听说,当时公社党委组织干事空缺,物色了两个人选,一个是我,一个是供销社文书小冯。但是,公社党委班子经过一番讨论,最终选定了我。我到党委工作时,遇到这么一件事情:当时整个相沟只有供销社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公社大院的干部们经常在晚上去看。这天晚上,党委书记蒋立鹤也去了,我也去了。那天是周六,小郑的未婚妻从县城来了,在小郑住的供销社会议室里屋待着。九点来钟,我们外面看得津津有味,小郑从里屋走出来,说一声:“太晚了,别看了”,啪地一下关掉了电视机。我们灰溜溜走上大街,蒋书记气愤地说:“这个小郑!”
老葛与我谈话后,第二天我去石崖,先不声张这事,只和炊事员小张说:你给我做一桌菜,买几瓶酒,我中午要和老师们喝一气。等到上完课,我把十来个老师召集到办公室,让小张把菜端来,把酒倒上,才讲了要调走的事情。老师们个个发愣,都说想不到。有的说,赵主任来了一年,咱们联中大变了样子,怎么能突然走了呢?我向他们道谢,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他们纷纷表达对我的留恋之情。那天中午,好几个人都喝高了。
下午,我收拾一下东西,放在自行车上,与老师同学挥手告别,也告别了长达十年的教师生涯。
我去公社党委担任组织干事一段时间,又当了秘书。这在亲戚朋友眼里,我是混出人样儿来了。可是,我忘不了1979年那个秋夜。那个秋夜里萌发的念头,决定了我的一生,我不会放弃,不会更改。我想,当干部是临时的,我以后还是要当作家。
这个志向却不能公开。我想,咱没把文章发表出来就乱叫唤,人家肯定要耻笑咱;再者,公社领导与咱无亲无故,却把咱调到公社予以重用,不把工作干好实在说不过去。于是,我勤勤恳恳,把那个小秘书当得像模像样。
(连载一百零三)
新闻推荐
经济参考报9月9日消息,近期,记者在养殖大省山东、河北等地调研发现,受消费需求回暖、养殖成本上升、季节天气阻碍及消费偏好...
莒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