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风雨迎难而上 临沂排水奋力谱写防汛抢险战歌

临沂日报 2020-09-09 09:02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孙玉光 周磊 通讯员 程亮

13次强降雨过程、沂河发生编号洪水、台风“巴威”来袭……临沂城区迎来近几年汛期最大考验。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市城市排水维护管理处(以下简称“市排水处”)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城防指要求,义无反顾地扛起“防汛尖兵”责任,全体党员干部不畏风雨、迎难而上,全力打响城市防汛保卫战,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防汛抢险的铿锵战歌。

未雨绸缪 扎实细致做好备汛工作

自3月开始,市排水处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城市排水工作,制定《城市排水行业疫情防控手册》,安全有序推进备汛工作。做好人员物资保障,组建300人、55台车辆的专业抢险队伍,制定布防方案,划分17个责任片区,定人、定岗、定责。储备编织袋、警示牌、防汛雨具等防汛物资2万件(套),合理调配使用。组织修订城市防汛应急预案,参加城区防汛应急综合演练活动,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做好隐患排查整改。以责任片区为网格,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消除排水障碍和安全隐患60余处。联合执法部门开展排水执法集中整治行动,查处雨污错接、施工破坏排水设施等行为90多起,立案10起,罚款93.2万元,保障设施安全运行。

“大家躲风避雨的时候,就是我们迎风冒雨出门最忙的时候。这是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市排水处工作人员说。雨情就是命令。汛期不休假、不请假已是市排水处不成文的规定。6月1日,市排水处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向全处职工发出动员令,进入防汛战备状态。处领导轮流带班,各科室轮换值班,所有人员保持全天候待命。

多措并举 提升城区排水防涝能力

排水系统畅通是防汛排涝的基础。市排水处坚持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工程措施和日常维护健全系统骨架、提高排水功能。

大力推进城区积水点整治。今年,市排水处牵头实施城区17项积水点治理工程,总投资4.1亿元,包括新建排水管网(方涵)13公里、建设强排泵站3座、疏浚明渠13公里等。对每项工程成立专项推进组,网上办理相关手续,加强疫情防控和施工现场管理,市排水处严把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住建部公布的5处易涝点在内的部分区域积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全面启动管网提质增效行动。根据临沂市污水管网三年提质增效行动要求,市排水处按照“示范引领、分期分批”的原则,扎实推进相关工程。目前已完成涑河管网清淤疏通20公里、查找检查井108座、修复破损管网1.8公里、点修118环,北城一期管网排查820公里,老城区示范区管网排查20公里。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升城区管网运行效能。

扎实开展排水设施维护。科学制定年度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完成检查井安全改造1.2万套,更换三防井盖并安装智能设备,实现井盖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采取高压清洗、疏通绞拉等方式清疏排水管网230公里,清挖检查井6万座(次),通过增设支管和收集井、打通堵点等改造排水设施60余处。完成180多处闸坝和强排泵站及下穿积水警示系统维护。进入主汛期后,对25条重要路段管网和泵站等设施进行深度维护,保障排水通畅。

科学应汛 全面筑牢防汛坚强防线

抢险排涝是防汛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市排水处狠抓四个强化,建立“科学、精准、高效”的防汛工作体系,全力应对汛情险情。

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安排专职人员做好城市防汛指挥中心24小时值守,保障智慧排水防涝平台和各级防汛视频指挥系统安全运行,实时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工情,确保政令畅通、做好上传下达。根据市防指指令,发布城市防汛Ⅳ级预警2次、Ⅲ级预警4次,下发明电通知40个,发出有效积水预警100余起,打好防汛主动仗。加强与气象、水利、交警等部门协同联动,会商研判重大汛情,为防汛决策提供依据。

强化道路排水抢险。针对城区面积大、道路多、下水口容易被树叶等杂物堵塞的现象,市排水处严格落实网格化防汛,发挥人工助排作用,加强重点路段防范,保障雨水下泄速度。防汛人员用洋镐、钩子、双手等“作战”工具,不间断清理排水口堵塞物、打开井箅并放置三脚架,对积水较深区域设置警戒,避免出现涉水事故。在临沂人民广场周边防汛的工作人员说:“老城区人多、车多,降雨量较大时,要一边排水,一边疏导过往车辆,经常在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

强化重点区域防控。市排水处直接管理的立交下穿和铁路涵洞64处,点多、线长、风险隐患多,是城市防汛的薄弱环节。市排水处实行“一点一策”,安排专门值守力量,落实专项抢险措施,在部分下穿涵洞安装固定警示护栏并储存挡水沙袋。7月31日,城区3小时降雨超过90毫米,涑河南街沂蒙路、顾家园桥等下穿因积水倒灌受淹。现场抢险人员第一时间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绕行,调配强排泵车连续作业10多个小时,最终排除积水并恢复正常通行。

强化应急排涝能力。市排水处先后购置14台强排泵车,其中7台龙吸水远距离泵车,移动排水能力22800立方米/小时,组成强大的移动抢险力量。成立专门的管理和操作队伍,定期检修养护设备,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高车辆使用效能。汛期以来,累计开展强排作业100多次,对泵站等设施进行应急供电6次,及时高效排除积水险情,减少灾害损失。

枕戈待旦 全力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

“七下八上”是降雨集中期,也是防汛最艰难、压力最大的关键期。市排水处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成党员干部抢险突击队,奋战在最紧迫、最危险的地方,让党旗在防汛抢险一线高高飘扬。

迎战连续降雨天气和台风“巴威”。7月31日至8月7日,城区一周内出现4次强降雨天气,降雨前所未有的集中且强度大,积水超过30厘米的路段最多有30多处。8月26日,第8号台风“巴威”影响临沂市,城区发生短时强降雨天气。紧要关头,全体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积水较量,全力排除一处又一处险情。一位老党员说:“这几天我们不是在防汛点上,就是在去防汛的路上。很多人一周没回家,有的甚至连衣服都没换洗一次。”正是靠着这份责任和担当,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保障沂河城区段行洪安全。8月13至14日临沂市降雨量超过250毫米,沂河发生自有实测资料以来第3高的编号洪水,洪峰流量10900立方米每秒。为确保沂河、祊河、柳青河等城区段河道泄洪安全,市排水处全力协助有关部门疏散沿河景区等危险区域人员,联合交警封闭沿线立交下穿,做好现场巡查值守。在泄洪结束后,及时组织人员开启下穿泵站排除积水,恢复正常通行。

积极支援县区排涝抢险。市排水处发挥排涝抢险专业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8月9日晚,紧急调集3台大功率强排泵车、6人组成的专业队伍,帮助罗庄区褚墩镇数千亩受灾农田排涝,为农户抢收换种赢得时间,挽回大量损失。8月15日晚至8月19日凌晨,再次派出强排队伍赴莒南县受灾村庄排涝抢险,连续作业近80小时、抽水34万立方米,助力村庄恢复灾后重建和正常生产生活。此外,还协助飞机场排除积水,保障航班正常运行。

入汛以来,市排水处累计出动人员6900余人次、车辆1200多台次,排除城区积水300余处,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和第8号台风“巴威”,保障城区未发生人员伤亡。

凡事预则立。市排水处负责人介绍,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下一步,将组织修编《临沂市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制定排水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实施八一路、临西九路方涵等排水大通道工程,纵深推进排水防涝智能化建设,提升精细化管护水平,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沂蒙样板”再前行,未来蓝图更可期。临沂排水人将继续坚守初心和使命,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新篇章,为推动临沂实现“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贡献临沂排水智慧和力量。

新闻推荐

莒南县人民医院医疗健康城工程顺利封顶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李依璐韩冬通讯员孙泉)近日,莒南县人民医院举行医疗健康城工程封顶仪式。该项目是全省50个医养结合示范...

莒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