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难兄难弟”的盗窃清单
从一小摞煎饼、十多个馅饼、几包核桃乳、一只老母鸡、5.5元零钱,再到老年手机、收音机、抽水泵、变压水井头……这些就是两个15岁“难兄难弟”走上小偷小摸之路后的偷盗之物。这俩人的盗窃清单,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原来两个人有着类似的家庭情况和相似的生活经历,最终走上了合伙盗窃的犯罪道路。
两个“难兄难弟”,走上小偷小摸之路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年仅 15岁的张小明(化名)来到临沂市河东区打工。对张小明来说,所谓的“家”只是户籍所在地,他小小年纪便父母双亡,小学都没念完就辍学打工,早就没有家了。
一天,在临沂河东区相公街道的一家网吧里,张小明结识了家住河东区郑旺镇某村的赵小亮(化名)。赵小亮也刚好 15岁,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他跟着父亲生活,父亲患病没法赚钱养家,更无力照顾自己,赵小亮初中没念完就辍学打工。两个人年龄相近,家庭情况和生活经历相似,最能聊到一块儿去。从此,这对“难兄难弟”整天在一起玩,亲如手足。
由于两人过早踏入社会,又缺少父母的管教,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经常干些小偷小摸的事。2014至2015年,两人多次因盗窃被行政拘留。2015年11月,张小明还因犯盗窃罪被莒南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刚从监狱出来没多久,张小明再次联系上赵小亮,去了赵小亮居住的村子。自此,俩人一起走上了小偷小摸之路。
瞅准独居老人,偷完后美餐一顿
2016年1月29日晚上,赵小亮带张小明来到本村一独居老人家里住下了。这户的老人有点糊涂并且耳朵有点背,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家中的异常。由于靠近大门的南墙塌了,出来进去很方便。就这样,该老人的家成了他们俩的居住场所,来去自如。
第二天晚上,饿了一天肚子的两兄弟合计着去谁家找点吃的。两人商量过后,赵小亮便带着张小明来到一处锁着大门的住宅,两人随即翻墙进院。几次用力之后,张小明成功破坏了门锁进入屋内。两人在屋里翻腾,拿了几包核桃乳、十多个馅饼、一小包煎饼、一个收音机、一个老年手机、几块钱硬币。
随后,赵小亮和张小明又返回了独居老人的住处,还顺便偷了老人饲养的一只母鸡。之后,俩人来到村西的一块空地上,用火将鸡烤熟,连同偷来的煎饼、馅饼、核桃乳凑成一顿饭,美餐了一顿。
偷东西卖废品换钱被拒,被村民发现异常报警
2016年1月31日晚上,两个人再一次出手盗窃。在村里转悠时来到一处大门上着锁的闲宅子,便翻墙进去了。两人找了半天,就找到一个抽水泵、一个废压水井头及一些废铁,装在一个黄色的编织袋里准备卖到本村的废品收购部。
然而,两人敲了半天废品收购部的门,老板迟迟才来,但是一看是他俩,便一直没开门,还让他们快点走。原来该废品收购部的老板看他俩也不是正常卖废品的,估计他俩手里的废品来源也有问题,又看到俩人是年龄不大的未成年孩子,直接就拒绝了。
这些状况成功引起了另一户人家的怀疑,当时就打电话报了警。两人得知后,把偷来的废品一扔,拔腿就跑了。2016年2月2日,根据村民举报,民警前往该村将二人依法传唤至郑旺派出所进行调查讯问,二人如实供述了多起入户盗窃的事实。
经临沂市河东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2016年7月18日,被告人张小明、赵小亮因构成盗窃罪分别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6个月。
本报记者庞尊利 通讯员 王家封
新闻推荐
本报3月12日讯 (记者庄成通讯员徐淑珊) 3月12日上午,莒南县妇联组织百名巾帼志愿者前往洙边镇葛家山参加义务植树营建“巾帼林”。在植树现场,巾帼志愿者们忙着挥锹挖土、扶树踩培、浇水灌溉……大...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