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开辟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阳光绿色通道”

临沂日报 2016-03-11 20:02 大字

莒南县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过程中,通过规范管理,健全监管机制,既解决了合作社社员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又有效防范了资金风险。

□本报记者 王志华

通讯员 孙烨 彭修远

莒南县相沟镇王祥社区居民昝立军身患残疾,不便外出打工,养羊成为其主要经济收入。由于家里底子薄,他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却又苦于没有资金来源。

去年9月,昝立军通过社区的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部,仅用一天时间,就以社员身份获得3万元贷款,陆陆续续买了几十只羊。“一只羊羔大约五六百元,半年就能出栏,能卖1000多元。我养的羊,已经从最初的6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只。3万元贷款不仅让我的养殖上了规模,而且互助资金使用费只有1440元,到期还本付息后,我还有很大一部分盈余,可以继续推动我的养殖滚动发展。”3月9日,昝立军对本报记者介绍说。

农业生产前期投入大,见效周期长,资金成为制约个体农户发展的一个瓶颈。去年以来,莒南县抓住被确定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县这一机遇,选取两家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试点工作。

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早在2012年就在内部设立了资金互助部,自发开展资金互助业务。刘洪贵既是王祥社区的会计,也兼任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会计。他说,以前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借款比较随意,回款也不及时,造成了很多问题。

莒南县从规范管理入手,确保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阳光”运行。以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首先,清退了与合作社没有实质性生产经营关系的社员48户,清退了不符合文件规定、超比例超地域范围的入社资金112.8万元,收回超比例超地域范围发放的互助资金132.5万元。然后,在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修改合作社章程,规范经办场所,成立资金使用评议小组,制定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等规章制度,更换统一的借款、还款等各类凭证,建立专用账簿,并按照“承诺出资、授信评议、借款申请、借款调查、审议审批、签订合同、借款划转、借后检查、借款收回、本金返还”十步流程开展业务。合作社建立风险防控“三项制度”:社员借款担保制度、专项准备金制度和社员借款保证金制度。合作社互助资金全部由社员出资,并以县农信社为托管银行,设立专用账户;社员在托管银行开立专用账户,用于出资、借款、还款等事项。

按照新的运行模式,昝立军在2015年9月15日向合作社提出了借款申请,并找了社员丁秀梅、昝会彩担保。合作社委派会计刘洪贵、出纳杨现团进行了现场调查,合作社资金使用评议小组随后召开评议会,并进行投票表决,通过了昝立军的借款申请。昝立军签订了借款合同。当天,托管银行就将互助资金划转到昝立军的信用互助专用账户。“借款后,我们经常对昝立军的款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使用期满后,托管银行将根据合作社开具的资金归还和分配通知书,分别将本金和互助资金使用费从昝立军的专用账户划转到合作社的还款账户和盈余账户,再将本金从合作社的还款账户划转到出资社员的专用账户,资金使用费留存在合作社盈余账户。”刘洪贵说。

为保障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畅行”,莒南县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县地方金融监管局银行保险科工作人员庄庆庆介绍,县地方金融监管局建立了现场和非现场相结合的监管制度。每月5日前,汇总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详表和互助金借出情况表。每月对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运营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借助托管银行,对合作社互助资金划拨、盈余结转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为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支持力度,莒南县积极打造“贷款绿色通道工程”。设立了200万元的风险补偿担保专项资金,为试点合作社提供风险补偿和担保。农信社作为托管银行,根据试点合作社担保资金规模,给予其担保资金规模5至10倍授信额度。在资金需求旺季、信用互助资金用完的情况下,经资金使用评议小组审议同意后,合作社在授信额度内可直接使用贷款,为社员提供互助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莒南县两家试点合作社就已累计发放互助资金20笔、110.5万元。“少则两万五,多则15万,现在都能贷。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解决了合作社社员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有效防范了资金风险,让大家伙用起资金来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安心了,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也更有干劲了。”刘洪贵说。 

新闻推荐

坊前镇坚决禁止春耕期间秸杆焚烧现象

莒南讯 春节过后,坊前镇宣传与督查并重,严格落实有关人员责任,强化镇内巡逻督察,确保春耕春种期间不出现秸杆焚烧现象。该镇通过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的方式大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并通过悬挂...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