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莒南: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大众日报 2015-01-20 15:19 大字

△10件民生实事办理情况新闻发布会△生态田园式的街头绿地△高起点规划的临海新城高中△快乐幸福的百姓生活△生态宜居的新型农村社区△郁郁葱葱的望海楼林场△全国2015“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在莒南举行风光秀丽的鸡龙河湿地□张志强陈德溪赵桂星孙烨

刚刚过去的2014年,莒南县牢固树立“民生优先、发展为民”的工作理念,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下大力气写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奏响了构建幸福莒南的最强音。如今,在莒南大地上,一项项“民生工程”掷地有声,一幅幅最亲最美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如天。必须把改善民生、顺乎民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饱含民生情怀,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切实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莒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一兵说。

披肝沥胆唯民重,着力民生情意浓。“成立民生专线、政策向民生倾斜、财力向民生集中、感情向民生投入……”打开莒南县的“民生发展路线图”,一项项惠民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无不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2014年,全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2.1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4.5%。在临沂市2014年度社情民意调查中,莒南县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市第5名,比前一年度前进了3个位次。

改善生活条件

绘就美好生活画卷

“如今俺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了!”日前,在道口镇兰墩官庄村,村民李加玉拧开水龙头,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高兴地说。像李加玉这样能够吃上安全饮用水主要得益于该县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4年,莒南县在完成总投资1.2亿元的“引陡进城”输水管网工程基础上,又投资3000多万元对输供水管网进行了改扩建,完成了第一净水厂扩建和第二、第五净水厂管网延伸工程,34个历史上未通自来水的村通上了自来水,3万多名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篇大文章。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民生工作绕不开、躲不过的坎。“务必集中民智民力,把推进发展与增进福祉统一起来,将工作重心聚集到‘提升群众幸福度、增强百姓幸福感\’上来!”莒南县委副书记、县长赵西平说。

为此,莒南县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级公路网格化建设、校舍安全改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等,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农村,全面实施了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工程,全县共建设覆盖12个镇街和经济开发区424个自然村的农村公路407条、497.5公里,共打通“断头路”76条,新开通村与村连接路176条,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硬化路连接全覆盖。

在教育方面,推进了校舍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以来,先后投资4.1亿元,建设校舍标准化工程127处,总面积32.8万平方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莒南成为首批入围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县区。

医疗是民生之急。莒南县持续改善医疗条件,公共卫生服务改善率提升了7.98%,全县辖区内所有中心卫生院、11处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作为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全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莒南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化建设现场评审。

坚持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破解农村环卫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重点从建立环卫工作模式、完善环卫设施、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托管”模式延伸覆盖16条道路及沿线241个村(社区),受益群众27.4万人,387个非托管村(社区)全部纳入镇街管理,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

完善保障体系

普惠阳光温暖城乡

“现在政府的政策真好,把俺照顾得这么好,俺高兴呀!”在十字路街道埠上社区,80多岁的独居老人张成楼不仅能领到每月65元的养老金,每年还能领到2600元的低保钱。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莒南县坚持从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为彻底杜绝群众反映强烈的“关系保”、“人情保”等突出问题,让真正困难的群众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2014年,莒南县把打造阳光低保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低保施保和规范管理工作及党员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专项整治活动,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进退及时。全县共有12889名党员干部签订了承诺书,近亲属退出享受低保2353人。目前,全县纳入城乡低保的对象达45175户、48649人,全县特困人员救助覆盖率达到100%。投资4392万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2处,春节前五保老人可全部乔迁新居。

为增强农业、农村、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农民利益,莒南县还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覆盖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102.58万亩。

创新社会治理

构建平安和谐家园

“以前经常听说附近村丢牲口,俺们村也出现过。从2009年开始搞养殖,晚上没睡过一个踏实觉,外面一有动静就得起床查看。”家住十字路街道石泉湖村的养殖大户李全砚坦言,自从县里实施“全警联动城乡一体”大巡防机制后,经常能看到警车巡逻,且村头和村里主要街巷都安装了摄像头,群众心里更踏实了。

2014年以来,为增强群众安全感、提升百姓满意度,莒南县本着“围绕民生抓治安,抓好治安保民生”的理念,在临沂市率先实施了“全警联动、城乡一体”大巡防,进一步完善了“全警联动城乡一体”治安防范体系,加快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建设,编织起了覆盖城乡的治安防控天罗地网。

为此,莒南县由财政统筹解决资金,新招录了468名巡防队员,配备了巡逻车、制式警车、对讲机等装备,每天至少有40多个巡逻组在街面流动巡逻,逐步搭建了由“社会面巡控网、内部单位居民小区防控网、虚拟社会管控网、视频监控网和重点人口管控网”组成的五大防控网络。如今,巡逻警车、摩托车每天都在莒南县城的大街小巷缓缓驶过,这已成为当地居民非常熟悉的路上风景,这道风景带来了群众的安全舒心和对违法犯罪的震慑。

加强生态建设

打造秀美宜居家园

家住十字路街道淮海东路71岁的程贵德每天早上都会来到离家不足500米的鸡龙河湿地公园散步、健身,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自从县里对鸡龙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水变清了,景色变美了,我们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了。”面对“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靓丽生态景观带,程贵德颇为自豪。

鸡龙河的变迁,缘于莒南县实施的鸡龙河综合整治工程。从2012年起,该县先后投资3.2亿元,对鸡龙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建起了集防洪、生态、文化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带动了旅游文化、工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莒南县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理念,坚持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与生态宜居家园建设紧密结合,按照“治、用、保、管、教、游”六位一体的理念,努力做好做活水的文章,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实施了投资3.2亿元的鸡龙河治理工程、总投资1.2亿元的磐龙河水系工程、总投资5亿元的白马河环保生态园工程、总投资6亿元的龙王河生态工程、总投资3亿元的卧龙河治理工程,构建了莒南“五山互峙,五河汇城,山在城中,水在绿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大公园格局,达到了“三面湿地一面城”的生态宜居效果,莒南县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园林城市、“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如今,生态湿地已成为展示生态莒南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和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为做活做好“水”文章,莒南县还大力实施“三库串联,沭水东调”的大水网工程,将在沭河莒南段建设3座橡胶坝,把陡山、石泉湖、相邸三个水库串联,形成“南北贯通、东西辐射、库河相连、蓄引结合、城乡一体”的水网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目前,总投资2.8亿元的大水网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深化文化惠民

滋养百姓精神生活

如今,每到夜幕降临,遍布莒南城乡的各类文化设施场所内便热闹非凡,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随处可见:去图书馆、农家书屋学习充电,到休闲广场、文化大院跳舞、唱歌,自娱自乐……每个居住在这里的人,闲暇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各类文化场所已成为广大群众尽享文化、提升文明的理想去处。

近年来,莒南县坚持把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标准化改造村级文化大院551个,建设农村文化广场127个、农家书屋472个,构建起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每年利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时机,深入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民间秧歌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县呈现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的生动局面。每年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达30多次,实现了文化下乡和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2014年12月24日,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201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莒南县成功启动,来自中央、省市各级艺术家为莒南百姓送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为激发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热情,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看客变成“台上演戏”的主角,莒南县还深入开展了“结对子、种文化”活动,通过指派文艺专业人才进村指导、组织文艺骨干培训等形式下乡“种文化”,先后免费举办了两期广场舞培训班,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辐射带动起广场舞蹈队2600多支,人员达10余万人。

在全县启动了“农家书柜”建设工程,通过在农户家设立“农家书柜”,推行“您点书、我送书”的服务模式,盘活农家书屋的“家当”,把书屋的藏书化整为零,分散到农户,定期轮换书柜存书,形成了县、村、农户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三位一体”长效机制,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目前,全县已有43个村居的16000家农户配齐了“农家书柜”,受惠群众达10万余人。草根(平民)文化日益繁荣,推出了一批农民自编自演的《家之风》等影视作品。莒南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2014年,在全县两次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在所调查项目中均名列榜首。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莒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一兵说,“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民生发展为要,高度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有理由期待,莒南将继续有力挥动“改善民生”如椽巨笔,绘就更加绚丽的民生画卷,奋笔疾书更加精彩的民生华章!

摄影:孙运亮张思博聂昌豹孙伟峰等

新闻推荐

莒南供电开展配网线路通道专项清理

□杨凤霞报道本报莒南讯7月9日,烈日炎炎,国网山东莒南县供电公司在莒南乐尚超市门前围起了红绿相间的安全护栏,组织开展了线路通道清障工作。为确保汛期电网安全和可持续供电,该公司...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