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前先解开村民心中疙瘩
村民王甲安正从农机房顶上向下搬晾晒的花生,王家大庄每户上楼的村民都有一间农机房。住惯了老式的房子,要搬上楼去住,农民心里总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关系着他们的生产、生活。莒南县涝坡镇王家大庄村农民在搬进楼房时,就提出了很多疑问。
2012年年初,王家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怀军提出搬建新村时,村民没啥意见。
王家大庄是个上千口人的村子,老村占地292亩,在山坡上,村子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世代村民依地势建房,房子高低不平。相邻而住的两户村民,东家的地基可能比西家的屋顶还高。现在村民生活条件好了,想让住了近400年的老村更干净、更漂亮些,但地势加原有的老房子、老街道,成了最大的制约。
住在老村里太憋屈,搬建个什么样的新村呢?王怀军的意见是,为了节省土地,一步到位,除了老年房之外,全部上楼。这个村填平了村东的一条大沟,平整出54.7亩地,开始建楼。
王家大庄村2012年7月动工建楼,2014年1月26日村民搬进楼房。在这一过程中,针对上楼,村民提出了很多疑问,村里一一打消了村民的疑问。
疑问之一:
取暖靠什么
村民提出,住在老房子里,天冷时有煤球炉子,实在不行可以点把火烘烘,屋里就暖和了。煤球炉子搬楼上,新楼房一个冬天就变成大花脸了。“楼高,冬天小北风一刮,想想心里就打哆嗦。”村民说。
王家大庄决定上地暖。上地暖,一个冬季,每户的取暖费用约为1600元。村民听了这个数字,直摇头:农村收入没城里高,城里人拿取暖费用,都是个不小的负担,何况我们农民?村里的160多位老人更是反对:我们大多吃喝还要靠儿女供应,到哪里弄这个钱?
王怀军和村干部商量了一下,决定上楼后免费供暖。王家大庄村现在村集体年收入40万元,上楼后全村一个冬季取暖费用约为20万元。王怀军对全体村民承诺:大家相信我们,我们会想办法增加集体收入的。
村民搬上楼当年的冬天,就用上了地暖。村里的老人说,地暖就是比烤炉子舒服,还干净。
疑问之二:
做饭怎么办
住在老房子里,村民烧火做饭各有办法。农活忙时用煤气灶,冬天用煤球炉子。老年人则更喜欢用柴草,一分钱不用花。上了楼后,总不能还烧煤球、柴草吧?
王家大庄村拿出80万元,集体购买了天然气管道开口费。村子在山里边,天然气管道短时间内通不过来,便临时用天然气罐车代替。今年年底,管道便能通过来,便不用再一次次地换罐车了。
在老人看来,用天然气烧水做饭,可是“高科技”,他们说什么也不敢用。村里便先让年轻的党员干部学会使用,再由这些人一次次地教老人。现在,村里的老人,基本都会用天然气了。细心的老人,看着天然气表算了一下:烧一壶水9分钱,比烧煤球还便宜。
疑问之三:
东西怎么放
村民提出,住上楼后,拖拉机停在哪里?还有各种农具,收下来的粮食,总不能都扛上楼吧?为此,有村民编了顺口溜:扛着耙,牵着牛,上了楼,碰了头。
对这一疑问,王家大庄村采取了地下室加农机房的办法。地下室可以放粮食、农具,农机房除了停放农机,还有足够的空间放些大件农具。农机房是平顶的,收下来的粮食可以在上面晾晒,晾晒干后临时存放在农机房里。
王家大庄村规定,农具不准扛上楼,拖拉机不用时必须停在农机房,谁也不能在住宅区乱停放。现在,这个村年轻些的农民已经养成了个习惯:地下室里放上下地干活时穿的衣服,下地前换上,回来再换下来,干干净净上楼。
疑问之四:
养羊哪里养
村民有在庭院养殖的习惯,不但自家吃用,还可增加收入。当地饲草丰富,一些身体还可以的老人,不能外出打工了,便在家养羊。喂三五只母羊,母羊产小羊,小羊喂大了卖掉,一年能收入上万元。有这个钱,老人不向儿女伸手,也吃穿不愁。
王怀军说,这好办,村里划出个养殖小区,谁需要,就用老房子拆下来的旧材料,建栏舍,养啥都行。养殖小区与住宅区远离,村民再也不用整天闻猪羊的粪尿味了。
村里根据村民的养殖需要,为其在养殖小区里划出面积不等的地方。现在,有57户村民在养殖小区里搞起养殖。
疑问之五;
洗澡怎么办
原来住的地方老旧,身上脏点也不觉得怎样。住上干净的楼房,总不能像以前那样,三五天不洗次澡吧?
王家大庄村为每户都安装了太阳能,但冬天太冷时,太阳能的水温可能达不到洗澡要求。村里的老人还说,用喷头,洗着不舒服。村里又建起公用澡堂,冬天周六、周日免费开放,这两天上学的孩子也回来了。村里的老人冬天泡在热气腾腾的池子里,直说舒服。
疑问之六:
上厕所怎么办
村民说,农村人亲戚多,现在的亲戚们基本还住在老式农村,他们来了后,会不习惯用楼房的洗手间。
上厕所问题,更多是老人提出来的。老人们说,在老村里,他们基本都与儿女分院住;搬上楼后,他们很多人要与儿女合住。合住后,要与儿媳妇共用一个厕所,这是不少老人不能接受的。老人们还提出个“严肃”的问题:蹲着上了一辈子厕所,坐在马桶上,恐怕蹲不出来。
王家大庄新村在住宅楼区一前一后建了两个大公厕。公厕采用的是传统蹲式坑,供老人和外来客人用。
疑问之七:
红白事哪里办
红白事是当地农村的大事,亲朋都要来贺喜、吊唁,招待来客吃喝是当地的风俗。住在老村子里,左邻右舍的房子可以临时借用招待客人,住上楼后,家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怎么好意思再借用?
王家大庄村按当地的传统风俗,分别建起了红事、白事理事场所。每处场所都能安放10个大桌子,并建有专门的厨房,供事主就近做饭。村民说,以前有事,房子是随处借用的,客人分坐在各处,端茶送水很不方便;现在有了理事场所,客人全坐在一起,便于照应。
诸如此类的问题,王家大庄村村民在搬上楼以前,还提出了很多。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村里都从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尊重当地传统习惯等方面,在充分走访村民的基础上,逐一进行解决。现在,村民搬上楼大半年了,上楼前的疑问没有了,村民住楼房,也从不习惯变成了习惯。
上楼,意味着居住及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就这些改善而言,农民愿意住楼房。但从当前农村的生产、生活现状及传统习惯等方面考虑,农民对上楼的确有太多的顾虑。
要想让农民自愿上楼,必须先打消农民的顾虑。这就要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的实际生产、生活现状,充分听取农民提出来的顾虑,并针对这些顾虑找出解决办法。所有的解决办法,得到农民的认可,才算是好的,才能最终付诸实施。
上楼,在用水、用火以及取暖等方面,都意味着成本的提高,这也是农民不愿上楼的重要原因之一。村集体要想办法增加收入,有了收入,就会在物业等方面少向村民伸手,甚至能在用水、用电、用气、取暖等方面给予村民补贴,减轻农民上楼后的经济负担。
莒南县王家大庄村农民上楼过程中的做法,值得借鉴。
◎快评让农民上楼,首先要打消农民的顾虑
新闻推荐
最近这几天,莒南县十字路街道白家岭村孙坤业的家成了全村人关注的焦点,村民们自发行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涌向老孙家中,温暖着老孙的心,也温暖着这个寒冬。1月11日...
莒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