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巨峰镇鲜叶市场引领绿茶发展

日照日报 2014-06-17 19:14 大字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王召连)“这个鲜叶市场很惠民,辐射很远,周边莒南、黄墩的都来卖鲜叶子”,在巨峰镇薄家口村茶叶鲜叶交易市场,忙着收购鲜茶叶的老板尚春跟笔者说。

尚春是巨峰镇老龙窝村的一名普通茶叶加工商,每天都会从鲜叶市场收购500公斤左右鲜叶。据他介绍,他这样的收购商家算是最一般的,大客户每天几千斤很正常,尚春粗细鲜叶都收,主要以细料为主。他说,这就是这个市场的好处,粗细鲜叶管够,不怕收不到足够的鲜叶加工。巨峰镇也还有别的鲜叶市场,但规模差远了,而且都是粗料,无论是质量还是规模,跟这边都不能比。薄家口村的茶商薄子涛则说,现在正是人工贵,鲜叶价低的时候,鲜叶缺料很厉害,有这个鲜叶市场,方圆几十里的茶农都来卖茶,卖得方便,收得踏实。

正说着,一位远道来的茶农大哥左手提着一大包鲜叶,右手抱着蛇皮袋来到尚春摊前,称好斤两,很爽快的每公斤14元卖给尚春。这位大哥跟笔者说,他姓魏,是从文疃镇新店子村骑车三十多里过来的,今天这是他第三趟来卖叶子。他说,这里能卖上价,比文疃本地贵,多跑点路来卖也值。今天一共卖了百多斤,收入800元左右除去人工能赚300元多。赵家村的大姐赵玉翠也来卖茶,她说,在鲜叶市场上卖比地头上收的贵,今天上午两趟,下午两趟,她和婆婆两个人采,挣了300元多,比出去打工挣的轻快多了。

据了解,该鲜叶市场建在薄家口村,是该村的历史沿革和产业基础使然,薄家口村拥有茶园1360亩,16家中型以上茶叶加工销售企业,还有30多家茶叶个体加工户。为进一步适应绿茶“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三化建设的需要,巨峰镇经充分论证,决定在薄家口村建设茶叶鲜叶交易市场。该项目占地33亩,总投资1085.86万元,市场内钢架茶叶鲜叶交易大棚4个,商业房44间,并建成检测系统,对茶叶鲜叶进行质检、卫检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及国际质量标准。

该鲜叶市场建设是巨峰镇党委、政府群众路线惠民工程的一大亮点。规划之初,有各种不同意见,最终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力排众议,就建在薄家口村。镇党委书记田海文表示,产业富农比盖楼强,对巨峰镇而言,现代农业就是绿茶产业。薄家口鲜叶市场就是巨峰绿茶产业的龙头,就得建在老百姓采茶最方便、卖茶最挣钱的地方,让茶农大采鲜叶也能每天挣上200元。

目前该鲜叶市场已形成了日交易量5万余公斤的鲜叶交易规模,预计全年交易额达到28500万元,其中春茶17100万元,夏茶7410万元,秋茶3990万元,给周边11000户茶农增加了7600万元的收入,平均每户增收7000元,解决了周边四十多个村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新闻推荐

岚山上演现代版“农夫与蛇”

本报讯(记者 邢慧)岚山区碑廓镇的姜某路遇回家坐不上车的莒南人魏某,不仅捎了魏某一段路,还好吃好喝地招待魏某,并让他在家里住了一晚,此后还借给魏某 300元钱,却没想到对方竟顺手牵羊偷了姜某辛辛苦...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