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融合培沃土 勠力同心育人才 浙大山东农研院赴浙江大学学习培训综述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通讯员 董 迪
近年来,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山东农研院”)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工作突出位置,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工作新模式,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环境,多举措助推人才成长。2021年以来,共组织8个中心(部门)共计23人次赴浙江大学学习交流,融合两地优势资源,形成“临沂+浙大”两地工作交流模式,为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在强强联合之下形成培植人才的沃土,为服务临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过硬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汇聚浙江大学优势资源
构筑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实现科技成果落地,促进沂蒙乡村振兴,浙大山东农研院组织8个研究中心(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赴浙江大学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促进科研成果落地临沂。
作物设计育种研究中心赴浙江大学学习半年以来,依托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持续推进基于显微注射的水稻基因编辑技术及水稻恶苗病抗性基因挖掘工作,推动浙江大学与临沂市三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建立水稻育种(郯城)和玉米生物育种(平邑)2个试验基地。通过专题学习,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研究中心开展了《临沂市东蒙镇乡村美丽经济发展规划》《费县马庄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指导工作。设施农业研究中心推动了轻简自控无土栽培SAS技术在沂南、费县等地区建立4个技术示范基地。数字农业研究中心在培训学习中系统掌握了现代农业装备功能及物联网数字农业技术……
通过对浙江大学科研平台的深入了解,浙大山东农研院技术人员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较高提升,更坚定了转化科研成果的信心,扎实推进各中心科研成果落地临沂。
发挥浙江大学引领作用
深入长三角地区学习
为促进人才的全方位、多层次、更深领域的培养,浙大山东农研院以浙江大学为载体,组织研究人员深入长三角地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在浙江省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设施农业研究中心系统学习了企业在农产品全产业链经营、生鲜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并将围绕以“产自临沂”为统一标识的“优质、安全、生态、绿色”蔬菜产品品牌打造开展多层次、多方面深度合作。作物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围绕作物育种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积极参与到育种企业考察、水稻联合体自查和水稻品种示范观摩会中。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研究中心通过紧密跟踪学习《宁波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淳安千岛湖沿湖生态修复实施规划》等10个浙江大学承接项目,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农业规划和城乡规划项目经验,提升乡村规划设计的专业水平。
以浙江大学为依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使得研究人员更多地接触到长三角一带优秀企业的发展模式、科研成果的转化形式、乡村规划的前瞻性,为更好地服务于沂蒙乡村振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推进了水稻新品种“浙鲁哈勃21”和柑橘新品种“红美人”的选育与引种,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探索环蒙山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以面向未来的眼光,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在以浙江大学为依托的学习培训过程中,浙大山东农研院研究人员在技术上更加全面,眼界上更加开阔,思想上更具有前瞻性,为沂蒙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在深入了解作物育种先进技术和生产问题的基础上,作物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张晓艳自主选题、独立完成两院融合项目申报书并获批立项;在浙江大学科研平台的支撑下,申报2022年国家青年科学基金;以浙江大学水稻育种团队资源为依托,建立了浙大山东农研院与浙江省农科院公共试验平台的长期合作关系。以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平台,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研究中心王铎借助农村战略与乡村规划团队项目实践契机,系统学习了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理念、技术和思路,形成了具有中心特色、饱含浙大元素、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浙大山东农研院将继续以沂蒙乡村振兴为己任,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全方位复合型人才为指引方向,坚持高端引领、面向实践、着眼未来的培养方针,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在临沂与浙大落地生根,为沂蒙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助力“双减”政策工作落地,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费县积极部署,精心筹划,充分发挥...
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