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双减”助力教育提质增效

临沂日报 2021-12-24 08:42 大字

为进一步助力“双减”政策工作落地,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费县积极部署,精心筹划,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课后服务课程的新模式,为学生成长搭建宽阔平台,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

精准施策 开发课后服务课程

费县专门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调研、全面部署、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各学校重视培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积极推进“双减”政策落地,既重视课内,又兼顾课外,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将社团活动发展成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每个学生都享有选择的权利,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从“办人民满意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出发,制定详细的“双减”工作、课后服务工作方案,配备完善课后服务制度,建立课后服务学生档案,先后开发了腰鼓、篮球等课后服务课程,以实际行动做到群众有所呼、教育有所应,彰显教育温度和教育情怀,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提高课堂效率 加强作业管理

费县以落实“双减”工作为契机,促使老师转变观念,提升课堂效率,加强学生作业管理。以年级为单位,统筹作业总量,一到六年级学生书面作业不出校门,七到九年级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各学科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精心研讨,设计每个单元的作业上限,供教师依学情选择作业。同时设立综合社团,精选优秀教师为辅导教师。学校以“学生想学的、老师会教的”为突破口,实行“静态辅导+动态活动”“课业托管+学校社团”课后服务模式。服务主要以学科辅导为主,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健全学生心智和人格。

丰富活动 提升素养

为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费县各学校不断寻找新的切入点,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孩子有更多时间进行阅读、体育锻炼、劳动实践。

费县睿文学校、费县刘庄小学优化教学资源,深挖教师的专业特长,利用每周一、三、五课后服务时间,合理安排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坚持以兴趣为导向,打破原来常态下的年级和班级组织,组建新的班集体,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学生选择。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内容,参与社团活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生长点”。目前,学校设置了学科素养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科技活动、综合实践、礼仪、播音主持等七大类活动,下设创客、实验、经典诵读、阅读、排球、古筝等共24个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孩子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锻炼能力,激发自信,发挥特长,收获成功感和幸福感。

家校共育 助力学生成长

费县各学校通过家长学校、钉钉课堂等为家长全面正确解读“双减”政策,转变家长成绩至上的旧观念,让教育评价标准变得多元化,也让家长加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正是由于普及了科学育人观念,逐步打消了家长的顾虑,深受家长拥护、支持,从而积极参与学校“双减”工作。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满意度调查等形式,调查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改革的态度,家长支持率高达100%。家长普遍认为,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综合培养是必要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少家长也积极为学校社团出资出力,以自身行动影响孩子,共同促进学生素质提升。通过家校协作,真正让学校“双减”工作赋能增效。

“双减”政策之下,如何让教育回归发展规律,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费县教体局不断探索的课题。费县教体局不断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孩子们“活”起来、“动”起来,让每个孩子都能精彩“绽放”。

姚霞 许志国

新闻推荐

新庄镇聚焦聚力基层纪检监察“最后一公里”

□临报融媒记者罗志强通讯员房英为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畅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费县新庄镇党委紧紧抓住村“两委”换...

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