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的团体标准如何出炉的?

沂蒙晚报 2018-12-21 15:47 大字

本报12月20日讯 (记者王泓钧) 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发布了《沂蒙传统煎饼》、《临沂特色传统名吃糁制作加工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这两项标准由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发布,自2018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将有效解决临沂市特色传统名吃煎饼和糁无标可依的现状,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将加工工艺固化为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安全,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吃到高标准、高品质、具有真正传统风味的煎饼和糁。

其中,由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山东省费县沂蒙小调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常路镇煎饼协会等单位起草的《沂蒙传统煎饼》团体标准,明确了传统工艺流程和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规定了所用粮谷、薯类、坚果、果蔬和生产用水都应符合相应国家、行业标准。沂蒙传统煎饼无任何添加剂,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保质期能够达到60天。

由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临沂市营养师协会、临沂市今日美食职业培训学校等单位起草的《临沂特色传统名吃糁制作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对制作场所和设施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不得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禁止使用罂粟壳等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禁止添加的非食品原料,且牛肉糁的熬制时间需6—8小时,充分体现出临沂糁精细的加工工艺。

糁的团体标准是如何出炉的?沂蒙晚报记者采访了《临沂特色传统名吃糁制作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起草单位之一———临沂市营养师协会会长、临沂市今日美食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武新晓。“团体标准是临沂市相关主管部门邀请临沂市食品专家及临沂市知名糁馆的老板、制作糁一二十年以上的师傅,共同起草的一个标准。标准从卫生、食品安全、基本流程等方面规定了糁制作加工技术的具体要求,标准不涉及一些糁馆制作的特制秘方,但是糁作为大众食品,秘方中的香料可以使用药食两用的材料,不能使用纯药用的材料,也就是非食品原料,这是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武新晓说。在省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糁”入选了非遗目录。糁汤,又名“肉粥”,是临沂传统名吃,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时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已经非常类似今天的糁了。

新闻推荐

费县:“八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朱田镇芹菜沟村美丽乡村片区蓝天白云,小桥流水,艳阳高照。平坦整洁的道路旁,绿树成荫,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漫步在费县费城街...

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