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六旬老母捐肾救儿3年后出现肾排斥

鲁南商报 2017-08-10 17:32 大字

今年44岁的张会军,家住费县梁邱镇英家口村。从年轻开始,张会军就在工地干活挣钱。和妻子朱士美结婚后,小日子也过得很红火。2009年,儿子小子烁的降生,让这个小家庭更是兴奋不已。

可是,儿子刚出生7天,张会军就出现头疼,血压骤升的情况,到医院检查得知,竟然得了尿毒症。那一年,张会军才36岁。

可是祸不单行,小子烁出生5个月时,被查出患有脑瘫,身体整个左侧都不能正常运动,加上还有瘫痪在床10多年的公公张荣才,家里这几个病号,让朱士美倍感压力。家里仅有的5万元积蓄,相对于几个病人的医疗费,也是杯水车薪。

丈夫需要救治,儿子也需要治疗。朱士美就找了自己的姐姐、妹妹、弟弟,还找了丈夫的两个姐姐、6个姑奶奶借钱,只要是能借到钱的亲戚,朱士美都借遍了。就这样,她一边借钱,一边给张会军和小子烁治病。为了能挣到钱,尽早还债,也为了丈夫和儿子接受更好的治疗。2012年,朱士美带着丈夫和3个孩子来到临沂,在兰山区银雀山路附近租了一个小院子安了一个临时的家,自己则干起了塌煎饼的生意。

朱士美说,那时丈夫一个月吃药和透析的费用就得1万多元,报销完也得5000多元钱。儿子的治疗也不敢间断,家里没有收入肯定不行。

每天凌晨4点,朱士美就骑着三轮电动车到北园路批发市场买菜。采购完就回到出租房,顾不上吃饭,她就开始洗菜、择菜、切菜。等把所有的食材准备好了,她才赶紧吃上几口饭,而且要在上午10点30分前到达位于金雀山路与通达路交会的五里堡附近出摊,忙到下午2点左右再回家吃午饭,下午4点多再次出摊,一忙就要到晚上八九点钟。

朱士美说,这个位置有不少打工上班的,人流量挺大,忙的时候一天能卖100多个塌煎饼。这样,朱士美平均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钱。懂事的大女儿也早早来到临沂打工,月工资2000元,她省吃俭用,每个月会给家里1000元到1500元贴补家用。靠着自己塌煎饼和女儿打工攒下的钱,这几年,朱士美还了7万元的外债。张会军得了尿毒症,肾移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2014年,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张会军的父母亲都达到了肾移植的标准。可是,当年66岁的老父亲张荣才,因为脑血栓已经瘫痪10多年,身体情况不能进行肾移植。这时,68岁的老母亲赵富秀主动提出,自己可以捐出一个肾救儿子。

2014年3月8日,张会军肾脏移植手术顺利完成。儿子子烁的病却在这一年,因为没有足够的医疗费用,没能继续接受更好的康复治疗。可是谁也没想到,今年7月6日,张会军会出现肾移植排斥。朱士美清楚地记得,那天她和平常一样,早早起床去采购蔬菜,回到出租房,就发现了丈夫的异常。

“他一说自己感冒了,我就吓得不行了,接着就去了临沂市人民医院。”朱士美说,当时丈夫的肚子、腿、脚都出现了肿胀,医院建议去济南治疗。当天下午,朱士美就带着张会军去了济南千佛山医院。当晚,丈夫就生命垂危,在医院进行了紧急抢救。

“连大夫都不清楚得啥时候能出院。”8月9日,朱士美在接受采访时说,明天她就要回一趟临沂,再去找亲戚借点钱。丈夫住院后,朱士美想通过轻松筹为丈夫筹集资金,可是一个多月才筹集了570元,这让朱士美心急如焚。如果你想帮助这个可怜的家庭,可以拨打张会军的手机号码18769988618,也可以添加此微信号码。

新闻推荐

助力更多妇女家门口创业就业

本报8月6日讯(记者徐文敏)4日,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淑秀带领市人大调研组一行,调研全市妇女居家创业就业脱贫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市人大调研组对平邑昊运加工厂小井社区来料加工点、地方镇未来...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