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费县:环境治理让城市更美

临沂日报 2016-06-09 19:37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徐淑刚 通讯员刘涛)绿地多了,乱搭乱建的小摊位不见了,“臭水沟”、“垃圾山”清理了,人们的卫生习惯也养成了……崭新的县城,是费县无缝覆盖综合治理城市的成果。

费县2015年3月启动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为实现县城管理的无缝覆盖,该县建立网格包保责任制,实行“以块为主、条包块管”的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三级联包责任制,县级领导包网格、部门单位包片区、党员干部包路段。32名县级领导干部分成20个组,一对一包保20个创卫网格,费城街道和21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具体落实,13个专业工作组分线推进,并建立了严格的督查跟踪问效制度,有效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必须把硬件做实。为改变基础设施滞后状况,费县重点对环卫设施、交通路网、农贸市场、绿色生态建设进行改造提升。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城市“短板”逐项修补。目前,共启用垃圾、粪便、污水处理厂3个,新建垃圾压缩站5座、垃圾收集房60座;新增公厕57座,改造或拆除旱厕123处;对11条共计5838米污水管网进行了高标准建设。改造建设城区道路21条、桥梁4座,形成“六横八纵一环”主干路网。以完善交通标识、治乱、治堵为重点,硬化背街小巷40条,修补破损路面1万平方米。集中、分类对市场进行改造提升,在县城新建农贸市场4个,改建便民市场2个。以河道绿化和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两河四岸”水域生态景观及5处绿地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4.5%和38%。

该县突出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建筑工地、“八小”场所等重点领域,综合施治。集中整治“八小”场所,规范整治小餐饮店、小食品店、浴池等1311家,网吧25家。集中整治交通秩序,在原有4000余个停车位的基础上增划车位600个,查处占道经营70余起。实施渣土车、黄标车、三轮车“三车”治理,新增电动公交车60辆,开通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倡导绿色低碳出行。集中整治垃圾,开展万人大扫除等群众性环卫活动,清运积存垃圾16万吨,拆除私搭乱建300余处。启动垃圾桶退街进院行动,全面推行“门前五包”,生活垃圾日清日洁。集中整治河道水体,完成许家崖干渠、护城河、温凉河、钟山沟、眼镜湖、洪沟河等河道沟渠清淤,并安排专人日常维护。集中整治“城中村”,对36个城中村落实“五大堆六乱”清理。集中整治建筑工地,城区19处工地、22家项目部均达到“6个100%及一个摄像头”的治理要求。集中整治“露头丑”,取缔马路市场8个,迁移废品收购等有污染的店面8家,清理破损广告牌300余处,清除乱贴乱画“牛皮癣”1.5万处。

为巩固治理成果,费县坚持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民为主,广泛宣传发动,引领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同时,注重文化引领,动员全县书画家、摄影家、作家创作各类文艺作品近千幅(篇),面向社会举办专题展览,并开展万人签名和“八进”活动,推动宣传进校园、进商户、进医院、进车站、进超市、进企业、进广场、进家庭,在全县形成人人爱护城市环境、家家参与卫生创建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用一生的忠诚和智慧践行新时期沂蒙精神

(上接A1版)山东财经大学大三学生谭嘉逸听了报告会,很受感动和鼓舞。“赵志全把一生都献给了企业发展,把个人和家庭的需要放在人民之后,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企业家的良好社会形象,也体现了一名党员的高尚...

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