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为民富民“最后一公里”
(接1版)
“现在,我们每天的工作很具体,每个干部分工明确,工作压力也大,但是看到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了,老百姓的怨气少了,我们心里也高兴。”大学生村官武培雄告诉记者说。
唐胜利介绍说,在驻村干部工作中,每周一上午全乡干部集中学习最新农村政策、安排工作任务,每周五个村第一书记向乡党委汇报村情民意和工作开展情况。各村建立工作台账,记录每日工作完成情况、为民服务事项办理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驻村干部每周至少走访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两户普通户,每月上报一条舆情信息,每半年对驻村工作进行总结,确保驻村干部摸透村情社情户情,做到执行各项政策过程中心里有底。建立群众参与的考评机制。制定《乡村社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把乡科级干部、普通干部、村干部和社长全部纳入考核范围。以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方式在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扶贫工作、环境整治、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村民代表做考官对干部年度工作进行测评打分,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干部、村级领导班子和村社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干部推荐、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干部主动驻村的动力,彻底转变干部慵懒散漫的工作作风。通过一年多的驻村工作,绝大多数驻村干部精神面貌、工作作风、责任意识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感到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村上的工作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压力、有了责任,自己也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基层干部作用发挥怎么样?服务能力最有说服力。强化乡级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工作,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合理设置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便民惠民、综合服务5个窗口。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实行AB岗工作制,上班期间做到门常开、事常办,能现场办理的及时办理,现场无法办理但可代办的实行全程代办制。唐胜利说:“乡村两级服务中心联动后,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氛围更加和谐,群众跑腿少了,怨气消了,情绪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就更坚定了。”
记者了解到,2015年3月坡头乡率先建立乡干部驻村工作长效机制,推行乡村社三级干部统一管理模式,实行驻村包社包户制度。全乡43名干部中有31名干部被分派到5个村驻村开展工作,把乡上35项管理服务职能中的29项服务项目延伸到村社农户。乡镇干部下到村里,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传达上级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完成乡上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协助村干部抓好矛盾纠纷排查、群众积怨化解、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实现了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心同向同行动。同时,成立巡查小组,按照工作分工和职能职责对驻村干部进行明察暗访、走访抽查,对岗位人员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发现、及时通报、及时整改,并计入平时考核。监督机制的建立有力推进了驻村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服务群众新形象的树立。
乡干部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干部与群众走得近了、心贴得紧了。看到驻村干部自己起灶做饭,村民主动从自家菜地采摘新鲜蔬菜送到村委会,有时也同驻村干部一起做饭、一起吃饭。在做饭、吃饭中群众主动诉说个人想法、家里矛盾、邻里关系、服务需求等。
村民李玉苹说:“现在不仅党的政策好,更重要的是驻村干部领着我们干得好,服务到家门口,致富项目落实到地里头,党和政府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们日子好过了,心里舒畅了,干部成了我们的主心骨、领头羊,有他们在,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信心和希望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丽亚)近日,州建设局干部职工情牵双联户,再次来到帮扶点临夏县营滩乡、刁祁乡的小沟村、大荒地等5个村开展双联行动。活动中,该局负责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助力党建及双联...
临夏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