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团结奋进一甲子砥砺前行谱华章

民族日报 2016-09-10 00:00 大字

 

(接1版)

 

一串串数字折射出临夏取得的辉煌成就。长期以来,历届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州上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抓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抓项目引擎带动,抓生态绿色发展,抓教育百年大计,抓社会和谐稳定,抓党建根本保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呈现出逆势走强、进位赶超的良好态势。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2010年12月27日,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投资25.889亿元,路线全长70.502公里,使临夏几代人的高速公路梦想成真;

 

2014年12月12日,全长180.093公里、总投资104.57亿元的兰临合铁路开工建设,即将让临夏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

 

2014年12月12日,总投资7.17亿元的临夏州引黄济临供水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临夏县莲花镇隆重举行,坐落于“母亲河”岸畔的临夏人民将吃上甘甜可口的黄河水;

 

2015年5月4日,自治州历史上的第一所高校——临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招生办学,圆了全州各族人民多年期盼的“大学梦”;

 

……

 

这一项项工程、一幕幕场景,只是临夏州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60年来,临夏社会各项事业方兴未艾,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美好蓝图。

 

先说教育事业。自治州成立以来,临夏州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推行学前至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2015年落实高中和幼儿园免费资金1.3亿元;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校舍安全工程、幼儿园建设等项目,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加大紧缺教师招录力度,制定出台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临夏解放前医疗卫生事业非常落后,全州仅有14名医疗工作人员,群众看病治病十分困难。经过60年发展,目前,临夏已经建成了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2015年临夏州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4.76亿元,增速18.37%,固定资产总计20.92亿元,机构个数348(个),从业人员9989人。

 

喜人的成绩不止这些。近年来,临夏州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一园、三区、八基地”的建设布局,筛选确定了7大类的28项重点项目。围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省上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段的重大机遇,编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盛世伊园(临夏)建设方案》,成功举办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国际研讨会、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国际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博览会等节会,对外展示了临夏花儿、清真饮食和特色产业等临夏州优秀的特色地域文化。

 

同时,临夏州依托特色文化资源,认真抓好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确定了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黄河三峡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广河齐家文化园建设项目等5个战略性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省文博会等重要节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仅去年全州签约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25个,合同金额达93.25亿元。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寺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元,贫困人口392户1959人,贫困面达97%,是临夏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2年,寺庄村被确定为“两个共同”示范建设点,州县乡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倾斜照顾和重点扶持,经过两年试点,寺庄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一户户青瓦灰墙的民居,一排排整齐的养殖暖棚,修葺一新的“六位一体”村办公楼,成为临夏县麻尼寺沟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里呈现出这样的喜人景象?这里的各族群众都异口同声地说,民族团结,是我们幸福稳定之源。

 

临夏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总人口219万,全州7县1市全部纳入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是甘肃乃至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有31个民族,五大宗教并存,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及其22个分支大多源自这里,具有特殊的宗教影响。根据特殊州情,临夏州紧紧抓住2013年9月国家民委把临夏州确定为全国1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这一机遇,在认真研究、系统谋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总体方案,8县(市)形成了衔接紧密、各具特色的创建全国“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1+8”方案体系。明确提出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大力实施“同心同行、培养培训、规范管理、服务引导”四大工程;围绕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落实“基础构建、产业富民、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四大行动。

 

同时,州上把“两个共同”示范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活动作为示范州创建的重要载体,先后在各级机关单位、各级各类学校、乡镇村(社区)、宗教活动场等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2015年共落实省“两个共同”示范建设专项资金1.19亿元,整合各类资金25.3亿元,实施项目203个,先后培育了100个基层党建规范化示范点,建成576个“乡村舞台”,组建800多个群众文艺演出队,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11000多户,有力推进了示范州创建纵深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禹王治水的黄河开,共产党领导者路开。当家做主者六十年,好日子还在者后面!”谈及这几年临夏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临夏市民马建德用这首花儿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马建德是土生土长的临夏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0余年。对于临夏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受颇深:“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临夏市东城区还是一片荒草地,现在这里已成为临夏市重要的现代化商贸中心,新型城镇化发展令人惊叹。”

 

临夏市在短短几年间,城市面积扩大了一倍多。穿城而过的大夏河曾经被形容为“穿着褴褛,呻吟着流淌”。如今,大夏河沿岸成为临夏市最靓丽的风景,一江碧水与现代化的建筑遥相辉映;十里牡丹长廊,景色耀八方,清香传千里。八坊十三巷建设、红水河的改造等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东乡县锁南坝被誉为高山顶上的太阳城,灾后重建的新县城,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包含了东乡民族文化元素;临夏县也告别了没有县城的历史,一座“三龙戏珠三关口,远山近水皆入城”的美丽新城,矗立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地带;“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的美,是山城呀是水城,山环水绕永靖的城”——永靖新县城已经成为最宜居、宜游、宜业的中国名县城。

 

还有康乐、广河、和政、积石山4个县城同样成了宜居之城。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和政县松鸣镇、广河县三甲集镇、康乐县莲麓镇等10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镇。如今,每一个镇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新型小镇。

 

这一切今昔变迁,只是临夏州城乡面貌发展变化的缩影之一。

 

“十二五”以来,临夏州按照“大城建、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提升中心、创建新区、发展乡镇”战略,一大批道路、桥梁、学校、通讯、公园、供水、防洪等市政项目已投入使用。

 

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飞架江河,一个个广场公园依山傍水,一幢幢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大道直通远方……如今,城市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古老而年轻的临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翅腾飞,以“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星移斗转,岁月如歌。60年的巨变充分证明,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临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临夏人民将抓住历史机遇,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信心、更实的干劲,豪情满怀奔向发展的新高地。

新闻推荐

昂首阔步奔小康

(接1版)临夏州农、林、牧、水、电、路、科技培训等综合开发扶贫项目全面实施,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和“122”雨水集流工程,解决了干旱山区群众饮水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期间,农民群...

临夏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