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庄村:和谐新村入画来
本报记者邹海林 通讯员张志强
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干净整洁的村道两边,云杉、丁香郁郁葱葱,花草芬芳宜人。绿树繁花丛中,一户户青瓦灰墙、仿古建筑的民族特色民居小楼、四合院格外醒目,一座座养殖暖棚里牛羊满圈。初秋时节的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寺庄村,犹如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充满了生机。
寺庄村位于临夏县南部山区,人均耕地0.84亩,贫困面曾经高达77%,8个村民小组404户群众过去大多是贫困户。是什么让这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是‘双联\’行动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拜林道出了个中原因。
今年伊始,作为临夏县“两个共同”示范村和“双联”行动样板村,寺庄村得到省直联村单位、临夏州帮扶单位的倾力扶持,县扶贫、财政、发改等单位也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据新农村规划新建的人文区、养殖区、办公区井然有序,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变了样。
“人文区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投资150万元硬化村社道路,硬化率达100%,并在阴山路段统一栽植行道树,在主巷道栽植花卉树木,还安上了路灯。”乡党委书记韩杰和介绍说。从拉萨务工回来的回族农民马海米东感触良多:“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全村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跟城里没啥两样。”
(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临夏讯(记者吴梦寒 通讯员李斌)怎么治疗“三农”资金“贫血症”?不久前,从临夏回族自治州传来好消息:州上筹资5亿元,将为全州1000个贫困村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