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砖上的艺术

甘肃日报 2012-08-22 00:38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满福

大批国内游客慕名参观“河州砖雕”生产线,是近几年的事。

地处临夏县黄泥湾乡郭吴村的临夏神韵砖雕公司,在过境公路边上,很显眼。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别致的门楼影壁和园林化的厂房,这里处处可以看到雕刻在块块青砖上的艺术。

门楼右侧一角是一间荣誉室,里面摆放着许多走南闯北参加过各种国际、国内重大艺术节会的砖雕艺术精品,及各种获奖证书、牌匾。

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06年,“河州砖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近偌大的砖雕生产车间,技术工人们各自忙碌着手头的活,有的凿坯,有的刻样,有的打磨。他们说今年客户订单特别多,而且工期短,需要加倍干。

砖雕在临夏可谓历史悠久。从当地出土的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年)砖室墓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砖雕装饰物。现在临夏民间住房、寺庙的山墙影壁、甬道洞门上,仍然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砖雕艺术。

沈占伟,44岁,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砖雕“匠人”。他是目前甘肃省仅有的两个拥有正高级职称的农民艺术大师之一。在砖雕艺术领域,数老沈职称最高。

见到老沈时,他正穿着一身落满砖灰的工作服在打理巨幅作品《九龙壁》。

“现在主要把精力放在设计上,白天给徒弟们把把关,晚上还要在家里的电脑上琢磨些新东西。”老沈说,其实自己步入这个行当比较迟,26岁时受远房爷爷的影响,才好上砖雕的。

沈占伟的远房爷爷沈尕安是一位当地有名的砖雕老艺人,曾长期为临夏东公馆等多处古典建筑设计制作砖雕作品。在爷爷的悉心指点下,沈占伟很快迷上了砖雕,加上他有绘画功底和对砖雕艺术的浓厚兴趣,很快便在同行中站稳脚跟,直至成为圈内公认的“匠人”。

10多年来,老沈累计创作各类规格的砖雕作品1200多件,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其设计创作的砖雕作品《博古架》,在第100届广交会上受到普遍称赞;作品《玉堂富贵》等3件作品被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

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沈说自己会“不辱使命”,全心全意传承、发展、创新老祖宗留下来的砖雕艺术。

现在,拜沈占伟学艺的徒弟已经有30多个,有的是砖雕公司的工友,有的是外来打工的,但他们干的活都与砖雕有关。

河州砖雕,是临夏各族儿女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民间文化的代表。舞动在块块青砖上的艺术,必将在甘肃省文化大省建设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临夏县“富民银行”融资平台启动运行 周多明出席启动仪式

本报临夏5月21日讯 (记者邹海林)临夏县今天举行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发放仪式,现场向北塬、先锋、安家坡等7个乡镇的35户群众发放富民增收产业借款110万元,标志着临...

临夏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青砖上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