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特刊】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

甘肃日报 2015-06-12 07:57 大字

【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特刊】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副省长夏红民为“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Logo标识揭牌。

毛家坪遗址201号马坑马身披彩绘漆甲。

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勘察。

康乐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采集文物信息。

今年六月十三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二○○五年十二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从二○○六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历年文化遗产日主题

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2007年:保护文化遗产 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文化遗产 人人保护

保护成果 人人共享

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 促进科学发展

2010年:文化遗产在我身边

2011年: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

2012年: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2013年: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2014年: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5年: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

近年来,全省文化遗产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指引,充分利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国家级平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2014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5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省世界文化遗产地增至7处,位居全国前列。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显著提升了甘肃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建设的资源优势。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行。该工程是莫高窟文物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工程总投资2.61亿元,于2008年开工,2014年全面竣工。莫高窟崖体加固工程被评为首届(2013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特别是通过在数字展示中心观赏高清数字电影与莫高窟实地体验相结合的复合参观模式,使莫高窟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由3000人次增加到6000人次,实现了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双赢。

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持续推进。该工程是支持藏区发展的重点项目,旨在解决拉卜楞寺年久失修、安全隐患严重、基础设施滞后等突出问题。自2012年开工以来,夏卜丹殿、弥勒佛殿、喜金刚学院3处古建筑保护维修及7处古建筑安防系统工程顺利完工。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该工程于2011年开工建设,是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期间支持建设的重大保护工程,也是甘肃省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截至目前,长城本体保护维修工程中除夯土长城维修项目外,其他工程已完工,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一期项目基本完成,保护和展示工程有序实施。

长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长城资源调查查明,全省战国秦、汉、明三代长城总长3600余千米,列全国第二;其中,明长城总长1738千米,居全国首位。近年来,甘肃省陆续在凉州、山丹、金塔、敦煌、瓜州等重点地区实施了20多项长城保护工程,进一步改善了长城保存状况。

重要遗址保护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甘肃省秦安大地湾遗址、高台许三湾城及墓群、瓜州锁阳城遗址、高台骆驼城遗址、礼县大堡子山遗址、金塔居延遗址及长城、丝绸之路、秦直道、茶马古道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大地湾博物馆建成开放,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各项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大堡子山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环境整治工程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

考古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甘肃东南部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取得重大成果,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和张家川马家塬遗址双双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功举办了《秦与戎——早期秦文化考古十年成果展》及学术论坛。临潭县磨沟遗址考古项目被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甘州区黑水国遗址早期矿冶遗址考古项目和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考古项目分别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和2014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

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

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的意见》。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博物馆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创新和拓展甘肃省丰富多样的文物资源展示利用方式,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功用和综合效益,保障基层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历史再现”工程实施期限为2015年—2020年。发展目标是全面提升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的等级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大遗址展示利用模式和遗产资源富集地区博物馆规模化发展模式,使甘肃省珍贵的文物资源和多彩的文化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和更加充分的展示利用。

可移动文物普查

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于2013年1月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全省27793家国有单位收藏文物调查、非文物系统单位收藏的26069件(套)文物的认定工作。全省有普查任务的316家国有单位共采集录入文物数据235511件(套),进度位居全国第八位。2015年将完成全省文物系统2002年以来新增文物的鉴定定级工作以及所有可移动文物数据采集登录工作和50%的数据审核工作。

新闻推荐

胭脂三川致富梦 ——康乐县***工作见闻

胭脂三川致富梦——康乐县***工作见闻本报通讯员范海东马俊黎元军深秋时节,康乐县农村处处涌动着扶贫开发的热潮。县乡村干部及帮扶工作队员进村入户,为贫困群众帮难解困、出谋划策;人饮、道路...

康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